分享

黑你没商量 | 酒与酒徒

 南山乔松 2019-11-05

黑你没商量 酒与酒徒

01

经常听有人说:喝酒好。他们举例说诗人李白,喝得醉醺醺的,然后诗兴大发,狂写诗,留下了好多脍炙人口的好诗,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喝酒好啊,喝了酒能作诗。

我说,你那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明明这说明喝酒不好-好吧。你看,李白喝了酒以后,老眼昏花,把月光看成霜;胡说八道,说庐山瀑布有三千尺,又老眼昏花把瀑布看成银河;满嘴跑火车,数数也数不清,说船过了万重山……哎,酒喝多了,胡言乱语,看来古已有之。

《红楼梦》里有个双面人薛霸,喜欢喝酒,还得女人陪着喝,喝了酒,吟出“一个苍蝇嗡嗡嗡,两个蚊子叮叮叮”这样的高级“好诗”。靠酒来吟诗作对,简直是扯蛋!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仙白居易在诗歌上能有如此成就,不是靠酒-好吧,人家是靠自己文学上的真本事、真功夫-好吧!人家没有喝酒的时候写出来的诗更多、更好,你怎么没有看见!

酒是粮食做的,古人缺粮,酒是奢侈品,不要说酒,就是饭菜有时也吃不饱,比如杜甫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在没酒没肉、饿肚子的时候写的。

02

东晋有个大文学家,天天喝酒,借酒浇愁,喝得醉醺醺的,然后“采菊东篱下”,然后就没有了踪影。吃晚饭的时候,家人左等右等,等不来人。

于是,一家人喊上一村人,拿着火把漫山遍野地找,最后在南山石头缝里找到他。他酒还没有醒呢,兀自在那酣睡,大家只好把他架回家。

这样的情况发生N次了,这次是在石头缝里找到,下次可能在柴火堆里找到,再下次可能在山沟里找到。都是喝酒惹的祸!不错,这位仁兄就是陶渊明。

大家说陶渊明就是因为经常喝得醉醺醺的,才有灵感写出《桃花源记》。哎,没文化,真可怕!这位仁兄是因为在仕途上混得一塌糊涂,心灰意冷,才整天借酒浇愁-好吧。

自己远大抱负得不到施展,不要紧,喝酒,必须喝醉,然后想象啊,想象出一个人见人爱,“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男女老幼,平等相待,和谐共处的世外桃源。提前过上共产主义社会!

可悲的还有呢,这位仁兄生了三个儿子,一个不如一个,没有一个有出息。这是否是因为喝酒烧坏了脑子,伤了身体,以致啪啪的时候精子质量不够好,然后遗传出了问题,生了些个无能之辈?不知道。

03

还有一个文学大家,他家两代人出了四个大文豪。有人说这哥们喝了酒,然后灵感涌现,然后诗歌、词赋、文章样样通吃。也就是说,他在酒精刺激下写出了很多好文章。

其实不是滴。这位哥们爱喝酒不假,但是他也就是仅仅爱喝而已,逞个能,出个风头,赋个风雅。他实际上是没有酒量的,是那种一喝就倒的人,喝一点酒就醉醺醺的,走路颤巍巍的。

这个哥们就是苏东坡。苏东坡喝醉了,半路倒在了一块石头上,抱着石头就呼呼睡着了。这块石头就叫“醉卧石”,在徐州云龙山上。

苏东坡一喝就醉,一醉就睡。喝酒有助于他写文章吗?难不成在梦里写?真是笑话!苏东坡还喜欢吃,最爱红烧肉——东坡肉。同理,那是不是可以说,他能够写出好文章是因为常吃东坡肉呢!

前些天,微信里流传一个帖子,有个国家级技术专家去河南郑州出差。结果以酒文化著称的、中华文明发源地、这个中原地区的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市政府各色人等,轮番上阵,出差几天就硬要人家喝了几天酒,什么正事都没有干。

什么头三杯,接三杯,大四喜,六六顺,八面玲珑,十面开花,深水炸弹,朋友酒,领导酒……等一通名堂经下来。好了,可苦了这位干技术的、对酒文化没有研究的老人家天天被醉得云里雾里,摸不着东南西北,什么事也做不成。

一个来搞技术的老人家,年纪也大了,人家根本不是政府里那些天天在酒中过日子的人的对手,用得着这样没日没夜地喝、欺负人家老人家吗!酒文化就是个幌子,陪客人、尊重客人也是个幌子,其实就是有些人找借口喝酒而已!

04

老板老板,大家都知道,老板不是企业家,所以往往在老板前面还有个“小”字,叫小老板。这些小老板文化素质不高,但是却自以为社会经验丰富,整天挖空心思拉个关系,搞个小阴谋,弄个淫乐子……所以酒就帮上他们大忙了。

小老板与酒的关系就是亲如兄弟,亲如父子,甚至比父子/兄弟还亲。不信,你去看看酒店/夜总会,哪怕是夜边摊,处处都有他们的欢歌笑语,夹杂着觥筹交错的声音,吵吵闹闹,还飘出一片荤段子的味道。

打着赚钱需要应酬的口号,不管家里父母/老婆/孩子的劝告,天天酒场不断。酒多好啊!赶场喝酒就是他们人生最大的快乐!

俗话说,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情。那要是没有钱怎么解决事情呢?告诉你一个诀窍,在酒文化盛行的地方,把对方喝高,最好让对方喝醉,最好效果是把对方喝得吐血,你就成功了!

如果你把对方喝进了医院,他们绝对不会来找你算账,反而会对你竖大拇指,够哥们,够意思,够义气,有本事!这就是畸形!但是人家高兴,人家就是这样的想法,你管得着吗!

尤其是你要去政府办个事,盖个戳,签个字,要个账,拨个款,弄点工程做做,捞点残羹冷炙吃吃……你就邀对方喝,把对方往死里喝!对方喝高,事情要拖;对方喝进医院,事情顺利,说不定还会回请你;如果回请你,你又把对方喝进医院,关系铁定,以后好处多多。

05

茅台酒在四渡赤水战役时帮了红军大忙,战士们用来消毒/泡脚/疗伤等,因此,军人对茅台酒的情结很深,所以他们都喝茅台酒。军人,身体棒棒滴,加上男女比例失衡而寂寞,所以他们喝酒不要命,来排遣寂寞。现在正宗的茅台酒供应部队都不够。

以前有个武功高强的将军,作战勇猛,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砍得敌人鬼哭狼嚎。但同时这个硬汉嗜酒如命。在红军长征结束后有段时间里,因为肚里有气,就喝酒,酒壮胆,要带自己部队回去湖北打游击。

祸从口出,这个祸惹大了,就喝几斤酒,然后趁兴奋端着枪,跑到屋子顶上,谁要劝他下来他跟谁急。还好,后来被劝下来了,没有整出大事。所以说这个酒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解放后,谁想在他军区里当个团长/师长/军长/参谋长的,因为满足基础条件的人多,怎么办?他把三瓶茅台往你面前一放,喝下去清醒,欧了;否则,你就不要想了。奇葩!

06

根据80:20法则,社会上80%的人是混得不好的。所以社会上就有不少人,整天无所事事,那怎么办?有酒就有故事喽,所以就以酒为媒介弄点故事出来呗。于是乎,酒就成了无所事事者“找事”的最佳工具!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无所事事中性格内向的人,他们一旦借酒发泄,都是整出大事,后果严重。社会上这样的案例很多,那种事后大家都说:“平时看他话也不多,老实巴交的,没想到会干出这样的事。”就属这种。遇到这种人,趁早回家睡觉。

无所事事中对社会不满、充满仇恨的“垃圾人”。他们一旦借酒发疯,后果极其严重!比如《陈翔六点半》的腿腿就遭遇垃圾人的横祸,死于非命。遇到这种垃圾人,忍一忍,远离为妙。

无所事事中内心自卑脆弱的“玻璃人”,喜欢借酒壮胆,或者借酒来显示自己很man。这种人激情犯罪概率很高,一言不合,大打出手。遇到这种人,不要去逞一时口舌之快,不要与其争一时之长短。

还有遇到烦心事借酒浇愁的人,还有工作事业不顺却偏偏死要面子的人,还有辉煌不再却老提当年勇的人,还有生来就喜欢满嘴跑火车的人……碰到这些人,不想当听众的可以回家睡觉,想当听众的听听而已、不要当真。

……

清朝有本书《官场现形记》,叙述了官场的种种怪现状。其实,酒场也有种种怪现状,写成书就是《酒场现形记》,这些与酒文化根本不搭界!

07

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慨括这种酒徒贪杯的根源,那就是内心空虚!

君不见,有几个富有上进心,爱学习,有追求,有目标,整天忙正事的人贪杯喜欢酒场!内心空虚的人就闲,闲就要找事,酒就是找事/惹事/出事的坏东西!

空虚的人找空虚的人,双倍空虚;空虚的人找空虚的人,去喝空虚的酒,三倍空虚。四倍,五倍……终究还是一场空!

找就找呗,喝就喝呗,有些人偏偏要冠以酒文化这个冠冕堂皇的幌子,弄些幺蛾子,正是应了一句话:又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

如此空虚之举,不要再谈文化二字!丢人!

<over>


南山有乔松

以故事为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