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家都是博士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阿里山图书馆 2019-11-05

那些在北大未名湖畔或者清华园里,寒窗苦读获得博士学位的学子,都是家长们眼中“别人的孩子”。身边的朋友以及街坊邻居听闻博士的名号,都会投来敬佩而崇拜的目光。

虽然如今随着学历水涨船高,博士学位存在一定程度的贬值,但是“博士”这个称谓,还是会让普通人发出“哇塞”的惊叹声。

一个人是博士已经很厉害了,一家人都是博士,又是一种怎样的画风呢?

网上有很多关于全家人都是博士高材生的段子:

回到家,老妈看着我说:“最近文献看的怎么样了,别整天看那些,看懂方法就行了,赶紧帮我晚上做一下细胞通讯和细胞信号转导的项目,睡觉一天四五小时足够了,别浪费时间。

老爸发言:“别胡扯,多学点没坏处,对了,哪天跟我学学机器学习,我已经可以用大数据算法实现积分打桥牌胜率99%了。

春节的时候,姥姥和姥爷会说:“小芳啊,总算回来啦,我们最近研究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不仅如此,德语也能说不少了,你不光要学英语,多学点其他语言没坏处,和我们一样老了还能自己出国玩。

父亲大人在家总爱说“我在MIT进修的时候……”“我在Stanford进修的时候……”“我在Georgia Tech进修的时候……”;

母亲大人总问我有几篇paper了,paper有没有进展了,并督促我要多发好的paper;

爷爷总是非常自负地说“我们家最不缺的就是博士。”虽然我认为他这样说有吹牛的嫌疑;

长辈亲友聚餐时会要求我用西班牙语说祝酒词;

本科毕业论文全英文写的,跨领域的母亲大人通读了一遍,并给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

我博士亲姐的导师看到我说:“你姐博士后都没问题,你博士没问题的”;

我导师看到我说:“你姐发那么多篇SCI,你没问题的”;

同学看到我说:“哇,你家人都是博士,你没问题的”;

我爸看到我说:“你看姐姐都去Stanford读博后了,你没问题的”;

有人打电话到家里:“我找李教授。” 我妈接的电话: “你是找哪个李教授啊?我们家仨李教授。” 电话对面的人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

全家人都是博士,一般来说,这样的家庭会很尊重知识,形成热爱读书、终身学习、理性思考的习惯。老一辈会把学习当做乐趣,中生代会把学习转化为生产力,晚辈会把学习当做爱好来培养,家里会形成很好的知书达理、热爱学习的良好知识氛围。

说到一家人都是博士,不得不提高晓松,一个不必为了眼前的生活而苟且的人,靠追求“诗与远方”,玩起了音乐,进入了娱乐圈。高晓松当年一句“硕士生在我家就是文盲”,引爆了整个朋友圈。

不过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高晓松一家还真是个个都是博士高材生。

高晓松的外公张维,深圳大学创始人之一,世界工程师协会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双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和钱学森教授是儿时的好友。

高晓松的外婆陆士嘉,著名流体力学家,北京航空学院建校元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1979年科学院增选院士,好几百个院士一致通过要增选她,当时她就念了两句诗,推辞不就。

高晓松的舅舅张克潜,电子学科学家,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历任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电子物理与器件教材编委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

高晓松的妈妈张克群,著名的建筑学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

高晓松的爸爸高立人,也是赫赫有名的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他家最次的他妹妹也是博士毕业,很早之前就去了德国。

如此看来,我们的“矮大紧”假如不考取博士的话,在家里会是什么样的位置了!难怪本就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的高材生高晓松,最近也跑到哈佛去读博士去了。

另外,梁启超家族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故事,在中国也广为传颂。

“三院士”其实是指梁启超的三个儿子,长子梁思成,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1948年当选为院士;次子梁思永,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对新石器时代和商朝的考古有重大的贡献。也在1948年当选为院士。最小的儿子梁思礼,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梁启超在生前给子女的信中,还提到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研究科技的,表示很遗憾。没想到多年以后,小儿子梁思礼圆了梁启超的梦。

梁思礼与梁思成虽为兄弟,但是两人年龄相差23岁,一个出生于1924年,一个出生于1901年,梁启超逝世时,梁思礼才5岁,那时候梁公大概也想不到自己的小儿子最终会成为火箭系统控制专家,并且是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最后成为中科院院士。如果梁启超知道,想必会十分高兴的。

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这样的成就,想都不敢想。可梁启超家族就是这么“牛”。而且不仅如此,梁启超的其他子女也都成就显著,都是杰出人物的代表。九个儿子都没有辜负梁启超的栽培与期望。

许多人说,梁启超的子女之所以都这么有出息,是因为他“爱”的教育的结果。梁启超生前,与子女都保持着“朋友”般的关系,通信不断,无论是学业,还是婚姻,都对他们作出了正确的引导。所以子女们都有这样的成就,就在意料之中了。

曾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朱棣文,也拥有一个学霸家族。

大家对朱棣文一定不陌生,他是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第一位华裔教授,也是奥巴马提名的美国能源部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主席。

朱棣文曾说过一句话:“生活在一个杰出人才众多的家庭中,你常常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笨蛋。

大家可能不知道,朱棣文说的就是自己家。

让朱棣文这么说的家族,你能想象吗?

朱棣文的祖父,朱祝年,江苏太仓城厢镇读书人,十分重视培养后代。

朱棣文的外祖父,李书田,天津大学校长,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高等教育家、水利学家。

朱棣文的大姑妈朱汝昭,早年曾留学日本。

朱棣文的二姑妈朱汝华,化学家,芝加哥大学化学工程教授。

朱棣文的三姑妈朱汝蓉,化学教授。

朱棣文的父亲朱汝瑾,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美国3所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朱棣文的母亲李静贞,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朱棣文的哥哥朱筑文,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斯坦福大学医学系教授。

朱棣文的弟弟朱钦文,政治学博士,哈佛大学法学博士,美国顶尖律师。

朱棣文的妻子吉恩,物理学博士,斯坦福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还不止这些,据悉,朱棣文父兄辈中至少有12位博士或大学教授。

这样一个学术世家,出个诺贝尔奖得者,也不让人觉得惊奇了。

难怪朱棣文曾说:“我家里都是成功得可怕的人,哥哥和弟弟加起来有6个高等学历,而我只有一个。不过我后来得了诺贝尔奖,就差不多打平了!”

那么,这些全家都是博士的“学霸家庭”,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首先,应该培养孩子管理时间的习惯。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就有意让孩子自己安排做作业、安排洗澡、安排玩耍的时间,还在孩子房间贴上了每周计划表,但计划表让孩子自己填写,而不是父母帮忙安排。

其次,让孩子做喜欢的事情,并坚持下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强迫孩子做任何违背他意愿的事情,小到穿衣服的款式颜色,大到孩子选择初中、高中,都是由孩子自己选择。

再次,让孩子学会自立。从小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立能力。因为自立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如何学习、挑选什么课程都有自己的主见。比如学习落后了,是周末请教同学,还是参加补习班,都由孩子自己决定。

虽然我们很难做到全家都是博士,但能从这些优秀的家庭教育方法中获取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全家都是博士的家庭其实和普通家庭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大家都是搞学术的,互相之间比较理解,观念相投,所以交流沟通起来会比较愉快且有效率。

可能别人家年夜饭是团团圆圆,聊聊生活,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偶尔夹杂一些追问小朋友考试成绩的。博士家庭的年夜饭画风是:

“你去年一年发了多少文章啊,总共多少影响因子啊,你啥时候毕业啊。看我,我一年就发了多少文章,一共多少因子。

而对于因为全家都是博士而聚少离多,经常在外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家庭来说,可能每一个学术会议,在他们眼中,都是一次家庭聚会的好机会。

毕竟,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身为凡人的我,只能仰望膜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