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懿传》里的工笔画原来有这么多讲究

 双志资料 2019-11-05

郎世宁是清宫剧中的常客,这次,我们又在《如懿传》中见到了这位画家。剧中他为后宫帝妃画肖像,历史上的郎世宁,来自意大利米兰,年轻时在欧洲学习绘画,雍正元年进入清宫如意馆,成为一名宫廷画家。郎世宁也因为笔法独特得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赏识和信任。

从郎世宁的一生来看,主要贡献就是西画中用,熔中西画法为一炉,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画法,并以其独创的新画体博得了皇帝的赏识和信任。确立了自己在官廷画师中的地位。

他的宫廷工笔画画由于反应了清皇族人的生活面貌,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被看做无价之宝,如今陈列在全球各大博物馆中。

郎世宁作品欣赏: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工笔画历史悠久,它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工笔画可以说是对描绘对象精致唯美的再现,尤其是形神和气韵和谐统一的工笔花鸟,一花一叶一鸟一雀之间都是对大自然诗意般的呈现,比真实的自然更多一份朦胧的意境之美,堪称大自然的“美颜照”。

李凤龙作品   

工笔画又叫“细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表现方式,一笔一画都要求发挥极致,线条严谨,设色典雅,形象刻画细致精微,花鸟纤毫毕见、栩栩如生,生动传神,几乎与自然实景一样逼真。

李凤龙作品   

完成一幅工笔画的创作, 创作者要经过精心的构思、谋篇布局、反复推敲以及最终定稿,同时要运用墨、分染、水色、多遍罩染等才能是画面得以完成。由于工笔画的创作需要较强的技术性,其创作过程复杂,难度大,所以创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 一旦作画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将会对其后的制作、染色等步骤带来很大的不便和困难。要避免这些困难的出现,就需要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对画面的境界、画面的进展有很好的把握,同时还要做到能够熟练地对工具材料的性能进行运用并把握好创作的程序。

李凤龙作品   

总而言之,在当代的中国工笔画的创作中,都要求画家们无论在技法、材料还是在画面情感、意境之上,都要能够表现出独到之处;同时也要与时代接轨,努力汲取其他艺术门类的营养,不断的创新。我们在遵循传统的创作技法的同时,也要开辟出适合于自己的新技法,从当代的审美形态出发,使工笔画能够在继承中继续发展,在保持中得到纯化,在开放和吸收中不断的前进。

李凤龙作品   

在古代,没有摄影技术,交通极为不便,因此人们对大自然的美好只能窥得一隅,即是是九五之尊的帝王,也只能欣赏宫中御花园的那个花鸟的小世界。因此,逼真写实的工笔花鸟画就成为帝王欣赏祖国各处自然花鸟之景的最好载体,欣赏性极强。

李凤龙作品   

而这些古代精致的工笔花鸟画,在跨越千年之后,依然可以让人们一览古代中国的美好自然,正是这样精致逼真的唯美艺术让大自然的美停留在永恒的瞬间。

李凤龙作品   

在当今社会依然如此,虽然有了摄影技术,有了强大的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欣赏到各处的自然花鸟景物,然而那些照片景物却缺少了艺术的灵动与诗意,工笔花鸟画以其如诗画般的意境让花鸟更加鲜活、唯美,让人们可以与自然产生心灵共鸣。

李凤龙作品   

现代工笔画大师李凤龙在继承中国画传统基础下,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技法精华并形成鲜明的个人特色。其创作吸收民间绘画艺术之营养,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深入观察,加以融会提炼,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范。

李凤龙作品 

完成一幅工笔画的创作, 创作者要经过精心的构思、谋篇布局、反复推敲以及最终定稿,同时要运用墨、分染、水色、多遍罩染等才能是画面得以完成。由于工笔画的创作需要较强的技术性,其创作过程复杂,难度大,所以创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 一旦作画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将会对其后的制作、染色等步骤带来很大的不便和困难。要避免这些困难的出现,就需要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对画面的境界、画面的进展有很好的把握,同时还要做到能够熟练地对工具材料的性能进行运用并把握好创作的程序。

李凤龙作品   

作品以写意为主,题材从山水到花鸟、鱼虫几乎无所不画,笔墨奔放奇纵,雄健浑厚,挥写自如,富有变化,善于把阔笔写意花卉与工笔细密的写生虫鱼巧妙结合,造型简练质朴,色彩鲜明强烈,画面生机蓬勃、雅俗共赏,独树一格。

李凤龙作品   (结缘价 请加微信号二维码)

在绘画理论上,他始终主张传统与创新合二为一的新绘画语言。“嗜书画入骨,饥饿犹不顾也”,这便是对他艺术创作的最好写照。多年来,李凤龙走访名师,观察花鸟真实形态,研习经典哲学理论,刻苦训练绘画技法,全面提高自身艺术素养。

李凤龙作品   

李凤龙认为想要走得更远,就得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他坚信,艺术之路从来都是漫长的,唯有不畏艰险者才能达到艺术的华美殿堂。

李凤龙作品   

 李凤龙作品赏析:

李凤龙作品   

李凤龙作品   

李凤龙作品  

李凤龙作品  

李凤龙作品   

李凤龙作品   

李凤龙作品  

李凤龙作品   

李凤龙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