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形式和形式主义

 红尘叶翁 2019-11-05

万物皆有内容,亦皆有形式。

内容是构成事物的内在诸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内在矛盾运动的规律性。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是内容的结构和组织起来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事物内在矛盾运动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遵循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路径。例如水只有三种形式,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却千变万化。只有当量变(温度)达到一定的程度,它才可能由液态变成气态,或变成固态。所以,事物的内容是活跃易变的,而形式却相对稳定、不易变化。由于这个特点,形式往往落后于内容的变化,并可能阻碍内容的发展。因此随着事物的矛盾运动,创立新形式成为必然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人为的影响,“形式”也可能“超前于”内容发展的要求而率先变化。这可能是人们追求“新奇”的心理造成的不稳定的审美取向的临时的表达。有一些表达确实促进了内容的发展,使得原来不受关注的内容获得了更多的曝光机会。然而绝大多数这样的表达成为昙花一现的过眼云烟,来的时候轰轰烈烈,去的时候不带走一片云彩。

什么是“形式主义”呢?讲究形式不一定就是形式主义。只有当形式脱离了内容甚至取代了内容的时候,才发展成为形式主义。在实际工作中,原本活跃的内容却显得呆滞,相反其外在表现形式却花样繁新,就是形式主义的表现。例如,早先活跃于基层的黑板报,在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群众参与度很高,内容贴近实际,成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黑板报被展板所取代,制作展板的人从群众变成了广告公司。加上上级机关举办展板比赛,评价的标准多为形式所左右。结果各广告公司成为了比赛背后的真正主角,基层宣传工作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群众参与和贴近单位工作实践的特点也一扫而空。

形式主义的另一种表现,是上级在对下级工作的考核中以指标替代实际效果。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种官僚主义的表现。根据具体工作要求,设计一套考核指标以确保工作成效的可核查性,是现代管理的普遍做法,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这些指标设计不合理,或在考核中只注重指标是否完成而不关注其对工作实效的代表性,则必然走向用形式代替实际工作内容的结果。例如,将一个年度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目标和不同协作岗位的子目标,本来是为了有利于资源调配和进度控制。但是如果要求所有阶段性目标和子目标都要按照“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检查,事后有小结”的要求做成台账,基层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精力都会被消耗在这些“必要的”考核事务上,考核就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秀场。

这些形式主义的状况是如何造成的呢?根据我曾经的经验,形式主义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基层的“畏难趋利”使形式主义成为可能。“畏难”是不愿意克服困难深入推动实际工作干出实效;“趋利”是虽然没做但也不愿“好处旁落”。也就是说,工作可以少做甚至不做,但是利益却一点也不能少。当上级对检查督导也流于形式的时候,基层的形式主义不仅没有被纠正,反而受到表彰。这实际上激发了形式主义者的动机。二是上级脱离实际的“高标准严要求”催生了基层的形式主义。事物的发展是有其内在的规律性的,遵循一定的时间进程也是这种规律性的重要表现。量变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基层头一天接到上级指示,第二天就要上报落实情况的汇报,可他们连符合当地实际的措施还没有研究通过,如何落实呢?最后只能将上级的原则性意见当作具体措施加以“落实”。毫无疑问,这必将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由此看来,杜绝形式主义是一个系统性的任务。有时问题看似在下面,根源却在上面。由基层因“畏难趋利”产生的形式主义较易被察觉,也容易纠正;而由上级“高标准严要求”催生的形式主义却很难被察觉,纠正起来也更加不易。

弄清楚形式主义发生根源的目的,在于更有效地治理它,抑制它。如何才能抑制形式主义,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可以说,形式主义既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科学管理问题。一方面要提高“初心”的成色,以“为人民服务”成为核心,才能取代“以官为本”思想;另一方面,还要努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益主体多元化必将反映到各级政府的日常管理中来。任何对社会管理目标的单一化设置都有可能造成形式主义的泛滥。因此,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水平,就成为了杜绝形式主义的必由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