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和自己友好相处呢?

 fjgsd 2019-11-05


之所以会深入研究这个话题,主要是来自于我的上一篇文章,我自认为逻辑严谨地给自己解释了“笔记的目的以及记那么多笔记没有必要”,可是现实生活中,我貌似直接忽视它的存在一样,在学习的时候还是按照之前的习惯,该怎么记怎么记,而且不假思索地完成,这很可怕,好像那句话:道理懂得那么多,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why?

对自己还不够了解。

我们先来谈谈对自我探索的历史吧…….

纵观历史的长河,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自我的探索,早在2000多年前,苏格拉底和斐德罗讨论关于“人的灵魂”的问题,学生柏拉图做了笔记,他们认为人的灵魂有三重本质,为此还画了一个图,“一个骑手,驾驭着一辆由一黑一白两匹带着翅膀的马拉着的战车:黑色的马代表欲望灵魂,白色的马代表意志灵魂,而那个骑手,代表理性灵魂,他要驾驭着这两匹神驹勇往直前。”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弗洛伊德在他的心理学著作《梦的解析》这本书中把这个类比应用到了心理学领域,也被更多人所知,他认为的完整的人格由三大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近现代随着脑科学的高速发展,人类对大脑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而明朗,在1950年的时候,美国神经生理学家Paul D. MacLean在他的The Triune Brain in Evolution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三脑理论 ”,它们分别是:“the reptilian complex,the limbic system,the neocortex。“ 即:

爬行动物脑:脑干和小脑

哺乳动物脑:边缘系统

人类脑:新脑皮层 。

爬行动物脑,顾名思义,就是从爬行动物那里继承下来的部分,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先出现的脑成分,它包括脑干和小脑,这个部分在脑内一直保持活跃状态,即使在深度睡眠中,它也不会休息。

哺乳动物脑包括下丘脑、海马体以及杏仁核。它是从哺乳动物遗传下来的部分,它是情绪的运作中心。

第三层人体脑,是人类进化而来的独一无二的大脑,可以不夸张地讲一切的人类文明都建立在前脑额叶区,它具有思考,判断和创造等人的最高级功能。

所以说,苏格拉底他们那帮人的直觉真的惊人的准确,能用哲学的视角来解释这个复杂的大脑,而后人所做的不过是为他们提供了可说服力的理论依据罢了,所以,接下来的文字中,我也直接用了柏拉图他们的类比:黑色的马代表欲望,白色的马代表情绪,而那个骑手,代表理性灵魂,他要驾驭着这两匹神驹勇往直前。

而更好地了解这两匹马(欲望和情绪)和骑手(理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

要更好地了解黑马,我们先说说那块著名的棉花糖吧……

那块棉花糖实验,也就是斯坦福大学Walter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儿园进行的有关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学经典实验:

每次实验时,屋子里只有一名学龄前儿童(4岁)和一名实验者,孩子坐在小桌子前,桌子上只有一个盘子和一个摇铃,盘子里有一块棉花糖。实验者对孩子说自己要到隔壁屋子“干活”,如果孩子想吃这块棉花糖,就摇铃,实验者马上会回来,孩子就可以把棉花糖吃掉;但是如果孩子能忍住不吃,一直等到实验者“自己回来”,那么孩子可以吃两块棉花糖。

Walter Mischel 在他的书中提到,他通过这样的训练使 4 岁的孩子瞬间提高了自制力:“你把这张桌子想象成一个大画框,这个盘子和这块棉花糖都是画中的东西,其实吃不到的……”  而另外一组小朋友却没有这样的提醒。相对来看,把棉花糖想象成画中之物的孩子,自控力要比没有获得提醒的孩子强出很多:原本只有不到 1/3 的孩子可以忍住,现在有 2/3 以上的孩子可以忍住。  仔细观察那些不通过提醒就能忍住的孩子,他们最常用的做法就是”骗自己“然后“转移注意力”:站起来四处遛达,或者坐在桌子底下哼歌…… 而那些忍不住的孩子,几乎共同的特征就是死盯着那块棉花糖看,结果就是—诱惑显得越来越大。

Walter Mischel 教授在他的书中没有提到另外一个跟进实验,2012 年,罗切斯特的研究人员做了这样一个设定:

  • 第一组孩子在进行棉花糖测试之前经历过一次被承诺却未实现的情况,比如,有条件地答应给孩子一件礼物,后来条件满足了却没有给孩子礼物;

  • 第二组孩子在进行棉花糖测试之前经历过一次承诺被实现的情况,比如,有条件地答应给孩子一件礼物,后来条件满足了,孩子就真的拿到了礼物。

结果怎样呢?第二组孩子表现出的自制力比第一组孩子高 3 倍! 因为对第一组孩子来说,生活教育他们,“马上吃掉”才是最佳策略,至于承诺的第二块嘛,本来就不存在!

从这块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你看了什么?

适当地骗自己,能够有效地让黑马不乱来

转移注意力也是另外的一个可操作的方法

我们的大脑喜欢feedback,当接收到的反馈是正反馈的时候,它会反过来促进我们的下一次”行动“

更好地了解白马,我们从生物性情绪说起吧…….

在得到的大师课梁宁《产品思维30讲》的3讲中讲述了基本的生物性情绪,我简单为你传达一下文章精髓:

生物性情绪包含愉悦(被满足)、不爽(不被满足)、恐惧(边界被触犯)、愤怒(边界被触犯),后两个情绪,每个人的体量不一样,所以有时恐惧,有时愤怒

所谓的天分

表现形式:有那么一件事情,让你不厌其烦做下去,时间久了,就变成了所谓的天分。

内在逻辑:你会对某些东西天生地敏感,它让你感到愉悦,每次你投入大量时间在这里,它会持续给你满足感,然后你不厌其烦又投入大量的时间…….

尽管她轻描淡写地用一两句话概括了天分这个事情,我却花了很多时间思考这个问题,我反复问自己:有哪件事情,我可以不厌其烦地一直做下去?

有,还真有,我有“整洁”天生很敏感,也就是整洁使我愉悦,乱糟糟让我感觉不爽。

为什么?这好像天生的,我从小就有这个现象,我的衣柜整整齐齐,我的房间每天必须收拾地井井有条,就连前两天,我晚上拖地,我全身心地投入,等我反应过来,都已经12点过了,我累吗?有一点,不过好像我并不在意,看到房间干干净净,我看着舒服。

我在文章的开头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会在道理都懂的情况下,不假思索地去做笔记”?这个问题应该拆解成两个问题,“为什么记笔记?”以及“为什么道理都懂还不假思索?”

为什么记笔记?

对于我来说,我为什么记笔记?帮助记忆?理顺逻辑?对我而言都不是,我思考了很久,发现居然是因为看不惯它在书上居然是毫无规律东一个西一个,有的还没有逻辑散落在各个地方,我本能地通过记笔记的方式把它们排列地整整齐齐,这样,看着舒服。

为什么道理都懂还不假思索?

在打扫卫生那段经历中,我提及了一个现象:全身心投入乃至于忘记了时间。真的不是我表达地太过夸张,你仔细思考和观察,你不厌其烦所做的事情真的会让你达到忘我的境界,比如,这篇文章,我早上差不多将近六点起来写,查阅了很多资料,写到这儿是9点,我花了三个小时,中间我没有休息,也没有时不时拿起手机刷微信,我居然去烧壶水给自己喝都舍不得去,为什么?因为我受不了自己脑子居然不清楚,而写作正是让我的脑子清晰化有逻辑的过程,我天生的强迫症是支撑我这么做的动力,这段描述真的一点都不夸张,我真的是舍不得去烧水,特别想一气呵成,然后脑子顿时清晰的那个瞬间。

在得到专栏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有这么一段话:

在全神贯注地磨炼任何一项技能之时,元认知能力彻底放松,而注意力全部用来去感受每一个感官的刺激,进而调整自己的每个动作,甚至每个意识与理解,最终达到比前一刻更好的地步,在这个过程中,大脑皮层更多的沟回形成,更多的动作变成“下意识即可完成”的动作……直至结束的那一瞬间,休息完毕且“精力充沛”的元认知能力再一次被激活,清楚地意识到刚才的一切,幸福感“突然而生”,又因为元认知能力的存在,那幸福感格外强烈。

  • metacognition: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one’s own thought processes.

即:元认知能力:对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

这下我终于知道了我去整理笔记这件事情是不假思索地完成了,因为”做笔记“这件事情也算作我的天分之一吧,当我全神贯注的时候,进入了忘我状态,我的大脑皮层居然“不工作”了,好可怕…….

道理懂得那么多,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正确的解释不过是这样: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情绪就是底层操作系统,有的人是IOS,有的人是安卓,大家版本还不大一样,你后台学习的知识技能,都是安装在底层操作系统的一个个app,有时候你不是却某个app,而是,你的操作系统,只能支撑你到这儿了。

从生理学的角度上来讲,其实很容易解释,脑细胞的活跃需要大量的氧气和血糖,“黑马”、“白马”、“骑手”,这三层脑的分布刚好是从里到外的,这样的话,能量的供应也是由内而外的,即血液(供给能量)从心脏先到第一层脑(欲望),再到第二层脑(情绪),最后才到达第三层脑(大脑皮层),所以当你突然受到惊吓或情绪激动时,最里面两层细胞先活跃起来,用掉了大量的能量,最外层处理理性大脑区域没有能量供给,只能处于暂时休眠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脑一片空白”

从我的分享中,你还看到了什么?

每个人都有天生让你愉悦的点,在有些层面,它能够帮助你变得更加优秀(收拾屋子,写作),而在另一些层面,它也许会出来给你捣蛋(记笔记),一旦它出来捣蛋了,后果很严重,因为我们的理智大脑居然不工作了,而且因为这是“忘我状态”,非常深刻的描述居然是:你在错误的道路上高效地越走越远。

想想吓不吓人?所以,也许你也可以拿出一张纸罗列出来那些让你不厌其烦的事情,然后抓住背后让你不厌其烦 的这些点,看看它在你的生活起了积极的作用还是消极的作用,重点关注那些对你产生消极作用的事情,解决它,这真的能够让你更加充分地认识你自己。

从我的分享中,如果你再深入思考一下,你还可以看到一个点:

如果我能够充分利用好自己“不厌其烦”的那个点(比如我把”整洁“迁移到”脑子的整洁“上),那么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效率非常高,这就是破译你的”天分“的密码,天分竟然可以培养?实践之后你就会发现,你前行的速度就像搭乘火箭那般飞快。

如何才能把自己从错误的轨道拉回来?

知道了“为什么我会在道理都懂的情况下,不假思索地去做笔记”?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后,更有价值的部分是:如何才能把自己从错误的轨道拉回来?

直面恐惧

还是回到梁宁《产品思维30讲》的第四讲中,她提到了:

  • 恐惧来自于边界被触犯、对于人而言,边界就是自己存在感的边界

  • 做产品呢,要么做一个让人愉悦到爆爽的产品,要么做一个可以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

  • 恐惧是一把双刃剑,它会束缚一个人的手脚,它也会给予你很大的动力,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直面恐惧

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启发呢?

恐惧很重要,恐惧很重要,恐惧很重要!!!

以我自己为例,整洁使我愉悦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我恐惧的点呢?我存在感的边界被触犯了?我的存在感呢?对我而言,我的存在感更多来源于:社会价值的存在感,”我希望自己变得很优秀,我希望我在人群中与众不同。“ 这真的是我发自内心的,在外人看来我总是那么好强,也许这来自于我从小从未被我的父母亲认可过,我的父亲从来不表扬我,初中那会儿我成绩非常好,几乎每次年级第一,当别人家的父亲和我爸爸说你女儿学习成绩真好的时候,我爸爸不屑一顾,轻描淡写地说道:一般般。这也多么清晰地解释了我之前提到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我被我的英语老师训练出了非凡的记忆力,而别人没有”,也许来自于我渴望被认可的诉求,我对自我存在感太缺乏了,在 几乎全班都想不出来,只有我一个人想出来了;在不止我一个人想出来的时候,我肯定是那个反应最快的。我说出答案的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与众不同了,我被这个世界感知到了,我满足了,然后我不厌其烦投入时间,然后我持续被满足,形成了一个积极的反馈,不过说句难听点,我就在刷存在感,不过似乎在心理学中,并没有给予存在感这个词很多的负面意思,这是一种正常的需求,扯远了,回到正题。

所以,怎样才能让我不去记笔记呢,着眼于我的“恐惧”:我怕自己不被认可,我怕自己落后,我怕自己没有成就,碌碌无为,于是在这件事情上,我应该告诉自己:

生命由时间构成,整理笔记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每个人所拥有的时间都是固定的24小时,如果你花费时间在整理笔记上,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你的生命≈记笔记这件事情,改个变体:你生命的意义≈记笔记的意义,记笔记有意义吗?完全出于强迫症,没有任何意义,想想你一辈子居然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一事无成,多么可怕!!

如果我还是勤奋地在“错误的地方”记笔记,相当于我在错误的道路上高效地越走越远,那么我高考理科的成绩也许就是我人生最大的成就了(本来可以考更好的)

………….

你也可以结合”你的恐惧“和”你要做的事情“列举出很多负面意义,动手去列一下,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吓到你的大脑,于是当你不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它就会跑出来,让你觉得焦虑。

其实来源于“我怕不被认可”的这个点上,所以,从小到大,我都是很勤奋学习的(恐惧是另外一种动力),只是勤奋都用到记笔记上面去了,看起来效率不高,所以我应该充分利用自己勤奋这个点,以及”不记笔记“,把勤奋花在该投入时间的地方,比如对于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记忆、思考、行动和反思,倘若我在这些点上好好花时间,那简直莫过于对自己最大的爱惜了,因为本质上,是在给自己寻找利益最大化。

把自己从错误的轨道拉回来,还有一个办法

重复

心理学上有两个对立的概念,”意识“和”潜意识“,如果和我们的三层大脑相对应的话,我想更多的是潜意识对应着我们的黑马(欲望)和白马(情绪),而意识对应着我们的骑手(理智大脑)

对于记忆笔记这件事情,其实本质上就是我的潜意识应用出错的一次结果,这个比喻也许有点欠妥当,但我觉得也还算准确,因为潜意识告诉我:要整洁,结果我用错地方了,花在了产能低的活动中,所以有没有这么一个办法,再在你的潜意识中植入新的概念?

我们潜意识里面已经存在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时候放到我们里面去的呢?在梁宁《产品思维30讲》的第五讲中谈到了这个问题,简单来说,有两种情况

  • 一种是你童年的时候

那时候你少不更事,还没有建立完备的认知体系,没有办法去辨别是好的还是坏的,这时候它们就直接进入你的潜意识,成为你内在感知的一部分

  • 另外一种情况,听上去有点悬,催眠

这个词来自于德语,本意是”绕过防备“,市面上讲催眠的书很多,你也可以找来看看,有一个很重要的催眠的方法:

重复,是非常重要的催眠。

所以,李开复讲,重要的事情要讲30遍。

当你想要把一个想法植入你的潜意识的时候,你可以反复重复这些正确的道理,反复浸泡到那种环境中,它真的会时不时跑出来提醒你,我有很深刻的这种感受,你也可以试试。

如何把我自己从错误的轨道拉回来,还有一个解决办法是:

提高元认知能力

更好地了解骑手,从元认知能力开始说起吧……….

首先我们应该先来了解一下它的构造和生理基础,毕竟,我们要遵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拔苗助长和刻舟求剑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 我们反复锻炼我们的”肌肉“,即所谓我们的大脑,不过是在干一件事情,使我们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增加,人的大脑皮层凹凸不平,有很多弯弯曲曲深浅不同的往下凹陷的凹槽和很多凸起的褶皱,分别叫做脑勾和脑回,表面积的增加意味着沟回的增加。

  • 现在已有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可以通过”long-term meditation practice”来增加我们对大脑皮层表面积。(Meditation experienc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cortical thickness  http:///zOE2WPn)

  • 元认知能力:对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简单的来讲,就是某一刹那,你居然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是错的,而你感受到这一刹那的瞬间,就是你元认知能力在起作用,关于元认知,于是你还有疑问的可以看维基百科上的解释:https://en./wiki/Metacognition

我们怎样让我们的骑手更加强大,其实意味着如何让我们拥有更强的元认知能力:

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

这两个方法其实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即如果有足够多的能量从心脏源源不断地供给到我们的大脑,它自然而然就能更加高效地工作

meditation

这个话题我就不深入阐述了,详细的可以看这个链接

http:///books/xiaolai/zuo-xiang-qi-cheng

学习

看书的时候,当作者告诉你一个和你之前想法不一致的想法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做的是:是的,ta说的挺有道理的,然后继续看下去,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应该把书本盖上,思考一件事情:针对于这个问题,我之前是怎么想的,捋顺一下你的思路,然后再翻开书,看作者的论证过程,进而通过对比找到自己之前的逻辑谬论,因为本质上,元认知能力不就是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吗?

其实,学习可以提高元认知能力,反过来,元认知能力的强弱也决定了你的学习能力,为什么呢?回顾一下我们做题目的情形,做题是我们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方式,一道题目对于我们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做对了,做对了没话说,就是这道题目考察的知识点我们掌握了,做错了呢?学校老师通常为做这么一件事情,讲评思考过程和答案,然后我们在下面好像听懂了,感慨自己当初居然没有想到,下次做题还错,why?因为前面提到的这种做法,我们把问题所有的焦点都放在了老师讲评的思路去了,即“正确的思考过程”,而对于学习者而言,其实有更重要的焦点要关注:“自己错误的思考过程”,然后对比这两个思考过程,找出自己是哪个地方想错了,又或者哪个地方没想明白,在这些点上花功夫,才算是功夫花在刀刃上不是么?,这对我们也有指导性的意义:学习新知识的时候,知识最终呈现的形态没那么重要,这个知识是怎么推导而来的才最为关键。

反思

“正确地反思”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即

  • 理顺一下自己思考某件事情的思路和思考结果,整件事情的逻辑发展是怎么个走向

  • 思考一下有没有逻辑上谬误,哪一步考虑欠妥,哪一步错误了,哪一步不必要……

  • 如果有现成的正确的思考结果,细细体会这两种思考方式的不一样才叫反思,深入研究这两种思考方式中”不同的点“才会让你进步

    我们比较少思考,又或者,在思考的时候,我们更多关注的不是对过程的感知,而是死死盯住结果本身。

    后面两种方法,其实本质上是从元认知的定义出发,即:对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强化”正确思考“和”自己思考过程“的差异,来使我们的元认知得以锻炼。

其实,最后的最后,战车这个整体也很关键

观察一下它,这辆战车有什么特点?

好像三者缺一不可,没有两匹马,这战车动不了

所以我在这篇文章中,我都没有提及到”自制力“,为什么这个地方的”自制力“加了个引号呢,自制力,英文中叫做Self-control,如果你凡事都想着控制自己,甚至消灭自己的欲望的话,你肯定会失败的,我们的大脑好像不喜欢让我们感觉有危险或者痛苦的东西,你想着控制它,它察觉到危险,又,你要它做的这个事情让它感觉痛苦,它自然而然罢工了。

有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事情真的是一项看起来”有点宏大“的事情,怎么办?

循序渐进,慢慢来。就像马拉松跑一样,别一上来前一百米拼尽全力,到后面精力都没有

把你的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完成了这些小目标记得给自己奖励

既然不能想着控制它,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像成年人调教小孩子一样,耐下性子教这两匹马,做对了要及时给予奖励,做错了也要学会包容它们,接受自己终究是不完美的事实

这辆战车最好的状态是什么?

直到哪天,骑手放开缰绳,这两匹马也能依靠惯性勇往直前,有没有骑手存在也许没有那么重要了。

心理学有个词叫做”心理表征“,指的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简单举个例子,就是起初你学会开车的时候,你表现得笨手笨脚的,离合、方向盘、什么时候挂挡你都还要想,因为那会儿只有你的骑手学会了开车,而当你开车开一段时间之后,那方向盘好像就长在你手上一样,你不需要思考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完成开车这件事情,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你的骑手教会了你的两匹马,即便没有骑手,它俩因为之前经过足够多的训练,也学会了开车。

如何让自己达到心理表征这个境界呢?答案很简单很简单,刻意练习,刻意练习,刻意练习。道理懂的那么多,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从生理上来看,单单骑手知道这个道理没用,必须也教会两匹马这个道理;而从另一个角度望过去:不过是没有去做或者重复的次数不够多而已,就是马云所说的”心力、脑力和体力“,光有心力和脑力还不够,体力才最关键。

怎么和自己好好相处呢?

其实,如何和自己好好相处,更为深刻的描述应该是:骑手应该如何和两匹马相处。

首先,态度要摆端正,别想着消灭它们或者控制它们,骑手对待它们应该像成年人调教小孩子一样,耐下性子教。

其次,当你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可以花半天的时间,列出有这件事情的积极意义,以及没有这件事情的负面意义(结合自身存在感),越多越好,然后你开始这样做:

每天若干次,重复这件事情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反复重复,让它刻进潜意识

碰到它俩”不工作“的时候:你至少应该拒绝它们一次,然后每天拒绝若干次

找什么样的理由拒绝它们呢?

  • 适当地骗它们

  • 这时候你应该告诉它们有关于这件事情的正面意义和负面意义,给它们去做这件事情的动力

  • 做对了要及时给予奖励,做错了很正常,学会包容它们,接受自己终究是不完美的事实,要耐心,耐心,耐心。

有的时候你好像拒绝不了它们,怎么办?

  • 拖延满足它们的想法

有的时候它们真的不想”工作“了

  • 适当地放纵它们玩一玩,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别老想着把它们管的死死的。


一不小心写多了,谢谢你耐心地看到了这儿。

道理懂了那么多,为什么不去试一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