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所有的厌恶都源于被动的感觉

 太极老叶KBA9 2019-11-06

我的一位朋友已经拒绝在外面吃饭一年多了。这段时间他喜欢上了自己做饭,起初他告诉我,他总担心自己在外面吃会不健康,不卫生,我知道其实他吃饭是很讲究的。

在我看来这里面可能还深藏着一个和心理学有些关系的原因,那就是在外面吃的饭不是他自己动手做的,即便是再好吃他也寻求不到自己创造的快乐。

听了我的解释他恍然大悟。我就这样造就了一个“大厨”,同时他也性情大变,他告诉我在做饭时是自己最开心的时候。而且他的情绪也平稳了许多。

一位青少年告诉我他讨厌学习,从他详细的描述中我听出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都对他学习的关注度超过了这过了他许多。他始终处于被要求被目标化的状态当中。

我问他,如果没有这么多人关注你的学习你会是什么感觉?他说他可能不会那么讨厌学习了,我邀请他尝试一下。就这样我约谈了他的父母,两周之后再次见到他时我问他是否知道自己在讨厌什么了?他告诉我,他讨厌的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他本身对学习还是很感兴趣的。

一位妈妈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总是快乐不起来,我问她你希望孩子快乐吗?她斩钉截铁的回答,当然,让他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我做了一个解释:“可能你的孩子讨厌快乐的原因就是你太希望他快乐了。”

试想一下如果连是否让自己快乐这样的事都需要被别人要求,那这个人如何能寻找到真正的快乐呢?所以被快乐的孩子要么会假装快乐,要么只能用讨厌快乐的方式拒绝自己总是被动的体验。

心理学:所有的厌恶都源于被动的感觉

厌学的孩子,厌世的人也是同样一种状态,他们活得太被动,太无趣了,所以在等待他们改变之前需要先把主动权交给他们。可是很多人会做着相反的事,对方越是厌恶什么他越要不知趣的谈什么,谈到对方完全厌恶为止。

前几年在很多家庭治疗中我都会冒出一些强烈的反移情,恨不得跪求那些不断跟孩子谈学习的父母闭嘴。这两年我渐渐麻木了,我知道不管你如何软硬兼施他们都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我只能教孩子在面对他们的说教时把耳朵堵起来,并且我会要求单独和他们谈上几十次,让他们体验到被动是多么的不舒服。

对一个人而言比实现目标和理想更关键的是那些东西是否是我自己想要的,我们对一个人最好的尊重和最大的支持是把主动权还给他。对一个孩子而言同样如此。请相信这和溺爱、纵容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树辉老师

一个专心做咨询的实战派心理治疗师

一个在来访者面前没有正形,但是可以做到字字珠玑的心理咨询师

一个经常会有一些怪论,可是会深入你内心的非著名心理咨询师

总之是一个最不像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咨询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