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守这四种生活方式,你的内心会异常强大

 无事不登三宝殿 2019-11-06

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例如,追求更便捷的知识信息,将大量的时间投入网络娱乐以获得短暂的快乐等等。然而,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短暂性的反馈会让我们在闲暇时感到空虚,只有坚守这四种生活方式,你的内心才会异常强大。

在工作以外的时间进行学习

马云说过,人一旦停止了学习,就会走向失败。

对于很多人来说,来自生活的压力让他们很难保持学习的状态,每天结束辛苦的工作之后需要适当的放松才能有更好的工作状态,而学习在他们眼中则是工作的另一种形态,结果导致大部分人不愿意在工作以外的时间进行学习。

有人说,8小时内(工作时间)求生存,8小时外求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倍感工作的压力往往就是因为个人能力不足所导致,当我们保持在工作以外的时间进行学习,我们对于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

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学习是追求人格完整的过程,所谓开卷有益,我们在生活中的学习往往并不只限于自己的需求,万物大同,每件事物都存在着某种联系,学习就是将自己所领悟的知识进行整合。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习更像是弥补自己生活上的认知缺陷的过程。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学习是一个艰苦且付出和回报不相匹配的过程,因为当我们走出学校,学习行为就很难再具体到每个人的成长中。换句话说,学习过程带有长远性,在当下的快节奏生活中,我们习惯于快餐式的生活方式,但也正是如此,我们不正是需要通过学习来回味生活吗?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社会心理学观点认为,我们与外界生活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对外界的期望值过高。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控制外界的变化,我们能够左右的往往只有自己。所谓律己,即是对要有严格的行为准则,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甚至是欲望,这样我们才能完成自己的人生规划。

美国心理学家斯坎特(Stanley Schachter)认为,情绪对人的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通过锻炼自己的品行和改变对事物的认识态度,达到对情绪的收放自如,这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心理动力论中被认为是达到了超我( superego)的层次。

而对待别人宽容则更多的是对待社会的态度,有些人对外界表现出攻击性和自我认知偏激化,他们不能理解和接受外界的思想和自我意志有差异,这就是一种侵略性的体现。所谓存在即合理,所有事物都有自我存在的价值,对待外界的宽容就是允许多样性的存在,与人为善就是与自己为善,即是这个道理。

坚持自己的爱好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曾说过,艺术家一开始总是业余爱好者。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总不会一帆风顺,而适当的解压方式让我们可以快速排解郁闷,为自己充能,很多时候,坚持自己的爱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添我们对生活的热爱。生活中,很多人却因为工作原因或是别人的言论而放弃自己的爱好。

例如,总有人说,“你已经是成年人了,不应该沉迷小孩子的东西”,然而爱好有年龄之分吗?当然没有。心理学著作《动机与人格》中,人的爱好被认为是人类的一种高级需求,我们的爱好往往会伴随我们一生,爱好更没有优劣之分,每种爱好都只是人们获取快乐和满足感的方式,并没有哪种爱好就更高等。相应的,爱好更像是对某一类事物的痴迷,这在很大程度上先天因素所决定的。

有意识地给生活营造仪式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的生活虽有些偶尔的惊喜和变动,但生活本质上还是平淡无奇的,婚姻心理学认为,过于平淡普通的夫妻生活往往会使两人感情出现厌倦问题,生活也是一样,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营造一些仪式感来增加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例如,旅行,去几次环境好的餐厅等等,但最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营造仪式感而非固定的实体。在古代,读书人在拜读名家前要沐浴焚香以表尊重,更体现了一种对知识的敬畏,仪式感让我们增添对生活的专注和认真,在很多人的生活中,仪式感被认为是快速进入状态的一种方式,生活本平淡,那我们就让它多点小惊喜。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Psychology and Lif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