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血的关系——常用补气血中药、食品

 我爱你文摘 2019-11-06
气血的关系——常用补气血中药、食品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中医认为,气血充足是人体健康的标准。当体内的各种脏器供血不足,各种疾病都会惹上身来。合理腾食能够促进胃肠的消化和吸收,保证人体血量充足。


关于气血

中医学里所说的气,包括人体内流动的精微物质,如精气、营气、卫气等,以及各机体的生理活动,如脏腑之气、经气等。气的活动能力很强,能够很好地促进机体的生发。人体整个新陈代谢过程,就是指气的运化过程,简称“气化”。古人常说“气主煦之”,说明了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各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能量,都是气的温煦作用。气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当机体中气的防御作用减弱时,外邪就得以入侵而引发疾病。气的固摄作用,说明“气能摄血”,体现为汗、尿、精液的正常排泄。气理失常时,常引起气虚即元气不足、气滞即气流郁滞等病变。中医认为气是由先天精气、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所组成。人体的气,又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以及脏腑之气。

中医学认为血液的化生主要与脾胃和肾密切相关。脾胃是气血化生之源,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物质,经过生化而成为血液。血液能循环流行全身,与心气的推动、脾气的统摄,以及肝气的贮藏和调节是密切相关的。

血液的生成、运行,有赖于脏腑的气化、推动,来控制血液在经脉中的循环,气能“生血”、“行血”和“摄血”,气的生成和运行,需要血的充养,血旺则气足。气与血的病变可以互相影响,气虚、气滞可以导致血虚、血瘀,两者互为因果。

补养气血的药、食

食有食性,药也有药性,中医主张应根据自体特点采取相应的补益措施,如山药有补气健脾的性能,栗子则强筋活血。补血食物以含有铁质的胡萝卜素为最佳,胡萝卜汤就是很好的补血汤饮。另外,还要注意食物与药物的配伍禁忌,以免性味相克对身体造成损伤。

气血的关系——常用补气血中药、食品

气血与五脏

气血的关系——常用补气血中药、食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