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写诗有遗传,其祖父曾以一首写春诗震惊诗坛!

 读书与积累写作 2019-11-06
 

大龙猫聊生活 昨天20:33

杜甫作为诗歌界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可谓大名鼎鼎、无人不知。其实杜甫家族并非只有杜甫一枝独秀,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也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为时人所称道。
杜审言乃是唐朝襄州襄阳人,在唐高宗时为咸亨进士,一时声名鹊起。在杜审言所有的诗歌之中,五言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甚为知名,杜审言曾以此诗震惊诗坛。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全诗如下: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释义:远离故乡在外追求仕途之人,对于物候季节的更替十分敏感。看海上云霞缭绕,这是旭日就要东升;江南已然梅红柳绿,江北却刚刚才有春意。春天的暖气催促着莺鸟歌唱,在阳光下绿萍颜色渐深。忽然听到有人唱起了古朴的歌调,勾起了我的思乡情怀而落泪湿巾。
此诗虽然是游春之作,却并不像一般的诗那样抒发了纯粹的喜悦之情。在江南的早春天气,诗人和朋友共游胜景,景色虽然优美诗人却情调怅然伤感,言外尽是牢骚之意。
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就发出深沉的感慨,诗人说到只有远离家乡奔走于仕途的游子,才对于节物气候的变化感到惊奇。也就是说,倘若在家乡节物气候的变化是再正常不过的,绝不会大惊小怪。句中的“独有”、“偏惊”等词语,十分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内心世界。
颔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早春之景。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着实景色秀美。此句表面上是写江南的景色新奇,实则读者能够在其中体会到诗人怀念故土暮春的深刻感情。
颈联是“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生动地描写了春鸟和浮萍。春鸟就是黄莺,黄莺鸟在南北的仲春二月皆鸣叫,在江南则叫的更加欢乐。江南早春的浮萍也是特色景物,在晴光下煞是好看。颈联写江南的物候,同时寄予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颈联承上启下,自然地过渡到了尾联。
尾联是“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直接点明了思乡的主题。该诗结构严谨,造语警策,是十分成熟的律诗作品。在意象上,首联是一个意境,颔联和颈联是一个意境,尾联是一个意境。这种格式是初唐及其后的律诗中是常用的格式。而杜审言的此诗堪称近体诗体式定格的奠基之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