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名师 | 博及渔人(苏学金)

 闲情偶的 2019-11-06

苏学金(1869-1919),名光铨,号蕴玉,常用雅号”博及渔人“。德化县浔中乡宝美村人。德化瓷雕近代史上杰出的艺术家。

苏学金出生于雕塑艺术世家。其父德明,善雕塑,系民间泥塑木雕佛像巧匠,间亦从事瓷雕制作。幼从父学,长得家传技艺,尤嗜瓷雕。毕生以瓷雕为业,于程田寺格营建店房作坊,以“蕴玉”为号。生产制作采用土模印制,再加捏塑雕刻,得意作品背部盖有“蕴玉”或“苏蕴玉”或“博及渔人”等印章,少数在底座手刻“苏学金手作”字样。

苏学金首创捏塑虬根交盘,老干横斜、新枝挺秀、繁花满树,或绽雪吐香,或含苞欲放,形态逼真之整株瓷梅花,盘根无盆与配古色古香长方形花盆两种造型。

1915年,苏学金所作瓷梅花入选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并获得“奖词”(类似于现在的优秀奖);时县令吴承铣表彰其作品为德化瓷艺赢得国际荣誉,特赠以“极深研究”大匾。(以上文字节选自王冠英《历代名家-苏学金


持经观音立像

来源:1998-04-28香港苏富比

说明:开脸圆润,有点娃娃肥,身体呈S形曲线,姿态优美而放松。这也是博及渔人最为经典的造型。国内外各大拍场经常都能看到,想必当时也是爆款作品。


观音立像

来源:2005-09-21纽约苏富比

说明:与何朝宗的观音宽厚圆润的肩膀相比,博及渔人采用的是削肩的做法,我们看到清代仕女画中的仕女肩膀多为这种画法,不知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


麻姑献寿

来源: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说明:苏学金的仕女作品也沿袭了明清仕女的开脸特征,高发际,鹅蛋脸。岩石制作相对简单,但是岩石那种“坚硬”的感觉有做出来,而这一点,很多人是做不到的。故事情节表现很到位,麻姑与鹿相呼应,预示着情节的下一步发展。


阿弥陀佛立像

规格:高52.8cm

款识:德化葫芦款、博及渔人方章

来源:2015-06-07北京保利


坐莲如来

款识:博及渔人方章

说明:如来双手做禅定印。


释迦牟尼坐像

规格:高34.6cm

款识:博及渔人方章

来源:2002-11-04北京华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