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间欢·无言独上西楼》审美欣赏

 123xyz123 2019-11-06


相间欢,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这个词牌一共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也作“相见欢”。李煜《相间欢·无言独上西楼》全词如下: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吟咏的是离别愁。起句“无言独上西楼”。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默默无言,孤孤单单,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这里的“无言”,并不是说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词人因“无言”而“独上”,表明了词人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李煜在《浪淘沙》中说过:“独自莫凭栏。”登高远望,远望生愁。此时词人却“独上西楼”,表现出词人对故国怀念之甚、眷恋之甚。词人接着写道:“月如钩。”意思是说,(登上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这是写词人西楼凭栏所见所思所感:一弯残月映照着词人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引起多少遐想、多少回忆。望月思远,情不自禁。接着俯视楼下,词人写到:“寂寞语桐深院锁清秋。”“锁清秋”即深深被秋色所笼罩。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其中,“寂寞”一词用得极妙,不但描写了深深庭院中的梧桐的景象,也暗示了词人处境的凄凉之感。在中国诗词中,“梧桐”是一个多义性的意象,往往出现在诗人的笔下。如,温庭筠在《更漏子》中写道:“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秋夜三更,冷雨滴在梧桐叶上,一位独处秋闺的女子,承载着离情别绪的痛苦,幽怨伤怀,彻夜不眠。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道:“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的丈夫去世,独守空房,又遭受国破家亡的痛苦。此时,女词人独立窗前,雨打梧桐,声声凄凉,孤独无助的她,在深切地怀念着自己的丈夫。这里,词人李煜运用“梧桐”意象,借以表达了凄清景象中所蕴含的孤独忧愁之意。

下片由上片对环境的描写转而写人,词人写道:“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离愁”指去国之愁。意思是说,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这里,词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其中的“剪不断,理还乱”真叫人感觉到词人内心的烦恼,哪能是一般的离愁别绪之感。所以,词人最后写道:“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别是一般”即另有一种。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其中的“别是”不但表明了心中的无尽的愁绪,更主要表明了众多愁绪中,还有不一样的愁绪,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词人离愁表现的特殊性——“乱”,即没头绪,也没有忘不掉。这样的状态绝对不像“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李白《远离别》)的愁长,也不像“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之重,更不像“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千秋岁》)之多这样单一的。而词人李煜的“愁”是“乱”的,是“无头绪”(意味着多而杂),不但有离愁别绪,更重要的是词人的亡国之愁,是词人处于阶下囚之很,所以,这愁不但深,不但长,不但重,而且如乱麻一样紧紧缠绕在心头。可以说,此时此刻的词人之愁,哪能是“一个‘愁’字了得”啊。
   在艺术上,首先,情景交融,感情沉郁。其次,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再次,长短句配合,富有韵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