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与人文图典:浮梁茶农

 沪学 2019-11-06

平生离不开酒茶,几十年来东奔西走,各地代表性的酒都能小饮,唯独对于茶,却一直钟爱龙井、毛峰一类的江南绿茶,清茶如铁观音、大红袍一类能够喝一点,红茶基本不喝,也是养成痼癖了。所以,尽管听到过不少诸如“孚红”、“孚钉”一类的江西红茶,所知甚少。这次有机会到景德镇市的浮梁县,关于红茶,令我长知识了。

浮梁县是一方古地,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县,掐指算来已经有1395年的历史了。此县始称新平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因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故更名为浮梁县。历史上的行政地理划来划去,浮梁县制也历经多次变迁,1960年,撤县设蛟潭、鹅湖两个区并入景德镇市,1988年11月又恢复县制。

千年浮梁古县衙

景德镇这个地方,自古以瓷器闻名于世,被誉为“世界瓷都之源,中国名茶之乡”。陶瓷上孕育了千年窑火不息的瓷都景德镇,浮梁茶叶也是名闻遐迩,“浮梁歙州,万国来求”、“浮梁之茗,闻于天下”,尤其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下了“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这句诗将浮梁茶的美名传之久远,赢得不朽美名。大家都知道“祁红”,其实,祁红是地名茶,指祁门、浮梁、贵池、东至、石台、黟县各县所产红茶,因其品质基本相同,在对外贸易中统称祁红。

在茶园里采茶的茶农

辛勤的双手,采茶忙

清明节前忙着制茶的茶农

浮梁茶农

中国人种植与栽培茶的历史以及饮茶文化可谓独步世界,有上千年的历史,茶叶在历史上长期作为连接中国与东西方世界最重要的贸易产品和文化纽带。可以说,茶不仅彰显着特定历史、区域或族群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结晶,甚至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咱这回“前月浮梁看茶去”,也想认识浮梁茶叶的几位高人。

图为孚钉红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永峰正在制茶

孚钉红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永峰正在品茶

在浮梁县茶叶局长的陪同下,访问了浮梁非遗的老茶农,也是非遗传承人,黄崇焘,他是孚钉红茶的创制人,如今的传承人叫王永峰,一个结实、质朴的中年汉子,是他将“孚钉”红茶发扬光大。这么多年来,王永峰用才智、灵性,贮存、掌握、承载浮梁茶文化传统和精湛的技艺,成为浮梁茶活的宝库,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接力赛”中成为当代“执棒者”和代言人。王永峰告诉我,在他眼里,茶也是一种美学。如书画有“神”、“妙”、“能”、“逸”之品,“茶也有性情,茶之所以迷人,除了她品种万千、丰富多彩的感官体验外,也由于随着时间的流逝,从纤纤少女、风韵万种,到老态龙钟;从春天到冬季,晨昏日暮,风流云转,她都在变化。她是大地的恩赐,也是时间的恩物。”说得太好了!我想,与其说王永峰是茶艺传承人,倒更像一个哲学家。

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茶业领军人物、浮瑶仙芝茶叶公司董事长吴水前

新一代的茶农

我坐在吴水前办公室做客,眼前的这位浮梁茶叶的掌门人完全没有商人气质,看上去就是一位儒雅的学者,他叫吴水前。原先确实就是一位斯文的教书先生,2002年,国营浮梁县茶厂由于管理落后,濒临破产,组织上把吴水前调到茶厂担任厂长。吴水前没有别的选择,他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反复的酝酿,成功改制,立足浮梁丰富、优质的茶叶资源,走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企业外争市场,内抓品质,建基础、树品牌。短短的几年间,吴水前硬是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濒临破产企业打造成国内知名茶叶企业,同时还带动了全县茶叶产业的迅猛发展。事业做大了,“江西省十大创业先锋”、“江西省农业经济杰出人物”……各种桂冠接踵而来,可是吴水前并不在乎那些头衔,虽然今天的吴水前带领的浮瑶仙芝公司成为全省茶叶行业的领头雁,看上去他还是象一个斯文的教书先生。

江西省以浮梁为中心包括鄱阳彭泽湖口等地生产的红茶都统称为“浮红”,安徽祁门产的红茶称“祁红”。可以这样说,“浮红”与“祁红”,两个兄弟一家亲,谁长谁幼难分清。浮梁地处景德镇市,恰如吴水前先生所言:“在景德镇,茶叶与瓷器其实是密不可分的两者,茶叶因为有瓷器的包裹而更有浓香,瓷器也因为有茶叶的灌注而更显方华,所以这两者的关系可以总结为八个字‘瓷以茶香,茶以瓷美’。”

浮梁功夫红茶1915年荣获“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0年周恩来总理把浮梁茶作为国礼茶送给外国领导人,1997年浮梁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茶之乡”。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首批中国传统村落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

浮梁看茶,千年古地到底是有人才,受教了。谢谢浮梁茶艺与茶业的几位业者!

2016年717沪上五角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