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仲富兰:《唐诗宋词中的风雅与时尚》序

 沪学 2019-11-06

“风雅”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一是之《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大家耳熟能详;二是指文章教化,唐代《李太白诗》卷十五“别韦少府”云:“交乃意气合,道因风雅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三是特指风流儒雅,李白《赠常侍御》诗云:“大贤有卷舒,季叶轻风雅”,又宋代刘克庄《后村集》卷一七四《诗话》前集说:“又云近时苏梅二穷士尔,主张风雅人士归之。”还有第四种意思,是我个人的理解,即“风”指代着社会的风俗,而“雅”则是指代着社会的精英文化,就如同当代人所谓“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组合,这个譬喻不甚确切,但大致具有这样的内涵,不知建平兄以为然否?

实际上,这本《唐宋风雅》所涉及到唐宋时代的风雅,既有皇帝老儿、文人雅士的风流韵事,又有贩夫走卒酒足饭饱之余的吟唱,将它们编于一炉,就构成了唐宋社会生活的许多内容,这本书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妙趣横生,既有唐诗中的红叶题诗的雅事,又有唐宋文人雅士餐桌上的酒令;既有外国婆娘骚首弄姿、放荡形骸的“胡姬酒肆”,又有中外文化交流中浪漫的男女传奇故事,风流皇帝唐玄宗与“梨园弟子”的往事;青楼丽人与文人雅士的调侃,陆羽撰《茶经》的千古绝唱,至于民间社会生活的种种图景,男子的簪花,蹴鞠的演变,多彩的夜市,饮茶的风习,如玉的美瓷……林林种种的题目,有一个基本的线索,这就是与唐宋时代的社会风俗有关。

因其与社会风俗有关,在下对此有一些一鳞半爪的知晓,为了让读者读这本书有一些背景的了解,我想借此机会概略地说说唐宋时代的几个特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前辈学者留给我们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唐代多胡气”。这个“胡气”,当然指的是“异域”或者“异邦”的风气,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和开放的胸襟,闭关锁国,就不会出现“胡姬酒肆”,也不会那么多的胡人呆在长安。唐代的长安街车水马龙,游人如织,那个时候没有汽车,只有马车,马车经过留下马粪,考古学家发掘长安街道遗址时发现,地面上的马粪就有一尺多厚,足见城市的繁荣。开放性是唐代习俗和唐代社会生活昌盛繁荣的关键点。台湾有一位研究唐代文化的学者曾经这样评价:“大体说来,唐代文化以接受外来文化为主,其文化精神及动态是复杂而进取的”。(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汉唐史论集》第380页)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道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唐纪》十四,贞观二十一年)。正是这种开放的胆魄与胸襟,使长安成为一个世界性城市,华夷和汉蕃的习俗风尚在此交融,彼此同化,出现“胡着汉帽,汉着胡帽”的相互摹仿的情况。

第二,传统节日发展到唐代,基本上都趋于定型。各种绚丽多彩的节令习俗,到了唐代,几乎都经历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一个强大的王朝,不仅继承、发扬了前代节日风俗的传统,而且随着各民族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空前繁盛,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节令风俗的营养,从而使唐代节令风俗文化更加绚丽多彩。从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传统岁时节令来看,可以说,中国绝大多数的传统节日,到唐代都基本上趋于稳定。例如,元旦、立春、人日、上元、晦日、中和节、社日、寒食、清明、上巳、端午、朝节、三伏节、七夕、中元、千秋节、中秋、重阳、冬至、腊日、岁除、大酺、三长斋等,其中绝大部分节令是承袭前代,而中和节、千秋节则首先出现于唐代。唐代的岁时节令为后世奠定了基础,宋元以后的传统岁时节令基本沿袭隋唐而较少变化。

第三、从风俗传承上看,唐代又是一个承先启后的朝代,可以说,中国节日民俗发展到唐代,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是,自汉魏以来的以禁忌、迷信、祓禊、禳除为主要特征的节令风俗,开始转变为娱乐型和礼仪型,成为名符其实的“佳节良辰”。一改以往“娱神”的特性,而将节日变成“娱人”的特色,随着这一特性的重大转变,节令风俗的许多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元旦,爆竹的驱鬼之意渐趋淡漠,而成为人们除旧岁庆新年的娱乐喜庆活动。击鼓驱鬼除瘟疫的祭祀形式——驱傩,虽然仍含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娱乐的成分大大加强,成为一种“娱神又娱人”的歌舞。元宵节祭神灯火变成了人们游观的花灯。上巳节的祓禊已为踏青游春所替代。中秋节的拜月礼仪变成了文人墨客玩月、赏月的消遣。每逢佳节,宫廷中大摆宴席,歌舞通宵彻夜,欢度良宵美景。民间则是“士女如云,车马塞路”。这一时期,不仅节令风俗中原有的内容向娱乐型转变,而且产生出许多新的风俗,极大地丰富了古代节令风俗的内容。比如,大量的娱乐活动出现在节令风俗中,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步打、拔河、射箭、走马、斗鸡、斗百草、乞巧等等,形式各种各样,内容绚丽多彩。这些娱乐活动在不同季节、不同的节日中进行,具有鲜明的季节性,极大地增加了当时节令习俗中的娱乐性因素。

当然,有宋一代,整个朝代处于守势。反映在社会风俗也有其特点,最明显的莫过于城市习俗的兴旺发达和多民族习俗的交流与融合。现在人们都重视都市民俗学的研究,其实宋代的都市民俗已经发展到相当发达的程度,本书中所描写的“多姿多彩的夜市”,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倘若没有宋人发达的商业与手工业,就不可能出现“通晓不绝的宋代夜市”,“夜市”的繁荣是城市商业繁荣的刻度器,灿烂的夜色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和遐想。我们今天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可以发现,宋代城市习俗的兴盛突出地表现在商业上。城市的商业铺户比比皆是,主要有食店、酒肆、茶坊、肉铺、鱼行、米铺、药店等,各有自己的习俗惯制,各有自己的经营绝招。据说端盘子的能够左手扠三碗,右手从手至肩驮叠约二十碗,一一分给不同的客人,毫无差错。讲究的茶坊张挂名人字画,插四时花卉,极其雅致。这种装饰档次即使是在当今也堪称一流。这些因为建平兄在书中讲得很多了,我就不在这里絮叨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蒋建平兄是个记者,平时的工作极为繁忙,能在业余时间沉浸在唐宋时代的故纸堆里索隐钩沉,确实令我敬佩。我想,媒体记者与学术研究,应该有高度的关联。远的不说,就是民国以来的许多学者,大多是通才,可以办报刊,提笔写社评,还能写小说,也可以埋头做学问,不像现在的媒体,学术价值从属于新闻价值,学术见识受到影响,思辨能力也有弱化,与此同时,也令学术与社会渐行渐远。感受建平兄,为人厚道,读书刻苦,不事张扬,文采飞扬,这是我特别需要向他学习的。

拉杂陈词,就此打住,唐宋风雅有做不完的题目,但愿蒋建平兄能继续有新作问世,为普及文化、传播知识而努力。

(原载文汇出版社2010年9月版蒋建平著《唐诗宋词中的风雅与时尚》一书的序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