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惑业心乐差别造成群生相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19-11-07

我们每个人的长相、命运,穷通富贵,智慧贤愚,外在环境,都不一样,各人性情更是各别,即是双胞胎,也是大相径庭。为什么会这样呢,跟种庄稼一样式,同样一批种子,种在相同的土地上,长出来也不是一般高,外在的施肥、护理等是促进因素,最主要的还是内在的因素。

人所处境地不同,烦恼也不同。佛家理论叫惑业所感,惑就是业惑,就是烦恼,障碍的意思,人生中很多恐惧,很多不明白,受到限制。华严十住说,惑业心乐各差别,惑、业、心、乐,人人都有差别。

惑业从两方面看,一、惑与业,是分开两个。业是怎么产生的?业从无明来的。无明即不了第一义真谛,生活在假相里,无明才会造业。惑是怎么产生的?惑是从业来的。因为有业,所以有一种障碍。

二、假如从业惑来讲,就只有一个。它这个字用得很仔细。惑,比较粗;业,是比较细的。无明生业,业生惑,这样对照下来。惑有很多的分类,如见惑与思惑,包括见解观念与习气,事惑与理惑,根本惑与支末惑等。

心乐又是一对。心是心念。心念是属于微细的。乐,是欲望,欲乐,就是想要什么。欲与乐,属于比较粗的。

这四个说明我们众生的心与世界的成就,各个不同。众生因为惑、因为业、因为心念,因为欲望不同,所以造成的世界也就各有不同。

世界是怎么成就的?世界是因为菩萨的愿力跟众生的业力。像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的业力大,菩萨愿力更大。众生的业力要盖过菩萨愿力,就知道,这里面的拉锯战有多大?在这个世间,不可能有什么法王来的,因为众生的业太大,他会造无边无量的诽谤,这个时候不能够在相上显现出说佛陀再来降世。

因此,我们看到的这个部分,对于真理,那个体验就很重要了。我们常常讲说,非以一因一缘而得成就,这个世界的成立,不是简单的一因一缘,它是无量因无量缘而得成就,在这无量因无量缘当中,统称起来,就是菩萨愿力与众生的业力。

众生业力大的时候,世界纷乱,叫五浊恶世;行者愿力大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倾向于清净。菩萨愿力之所以会大,就是因为众生会接受菩萨行、菩萨道。假如众生接受的都是意识形态的菩萨行、菩萨道的话,那整个业力就非常的强,这个世界的混乱就可想而知。总的来说,惑业心乐各差别,惑、业、心、乐,四个各有差别!(海云师讲演华严,圆明心要笔记Ⅱ54-7)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