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靠书法谋生的最终结果肯定是写字匠,练书法修的是心性

 多收了三五斗68 2019-11-07

靠书法谋生的最终结果到底会不成为写字匠。

靠书法谋生的概念应该是起源于近几十年,也就是从沈鹏和张海掌舵中书协以来的事情。因为舒同,启功时代,中国书法的发展就是为了修身养性的,大部分书法家还没有讲自己的书法作品走向市场,当然,在这之前,包括清明时代,也有拿书画作品换口粮的事情存在,但这些人还没有完全走进靠书法谋生的层面来。

然后到了沈鹏和张海时代,书法圈开始流行起了卖作品,甚至书法圈内很多有话语权和地位的人之作品整到了一幅好多几万的局面。然后中国书法圈一发不可收拾。名人书法,

专业书法家等就不用说了,更可怕的是滋生了大部分民间书法,乃至江湖书法家的崛起,这个现象的出现,归结一点就是随便写一幅书法作品就可以换来钱。这是不可否认的。

这里面有个现象,大家一定要知道,首先从专业书法家来讲,这个概念在古代本来是不存在的,然而近几十年就是存在的,因为他们靠书法赚了很多钱,当然,走到一定程度,他们的作品大部分变成了应酬之作,整幅作品中充满了铜臭味,他的书法作品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是江湖书法家,这些就更不值得说了,他们本来就没有多少的书法功底,甚至很多人对书法是一知半解,但他们也能换来钱,因为随便捣鼓出来的所谓的艺术书法,也能受到大部分的喜欢。

最后一点是最可怕的,那就是书法圈里有话语权的人,大部分已经沦落成了写字匠的局面,他们搞什么书法培训班等等,拿着古代的书法碑帖,照本宣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印刷所出来的书法规范。

可是,你说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笔者不敢下结论,因为中国书法发展到今天,你打不成写字匠的水平,要想在有高点的追求貌似也很难的,换句话说,要想在书法上有大成就,你首先得成写字匠,再谈高层次的。然而现在的人,对中国书法,可以这样说,继承和发扬就已经很难了,至于创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想想以前的人吧。王羲之是将军,董其昌是官员,于右任是当官的,苏东坡是杭州市委书记,启功是大学教授,林散之是文化研究员,卫俊秀和钟明善都是大学教授,然而他们却在书法上有了很大的成就,

归结一点,就是真的书法大家都是靠着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学识,把书法当成业余的事情,最终才成就大了大事。相反,这么几十年,真正专业搞书法的,还真没有几个能在书法史上留下足迹的人,就拿刘正成,沈鹏、张海这些专业人来,目前都受到了很大的争议,何况几十年后呢,我估计会早都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至于其他专业搞书法的就更不用说了。

关于这个事情,我就简单说这么几句吧,如果有兴趣,各位可以翻看我以前关于书法的文章,或者那天有空展开长文详细细说。

再谈一下,练书法的最终目的是练心性。

这个观点其实不用我多说,是肯定的。中国书法发展了几千年,都是为了修身养性来的,所以他在全球艺术范畴中,才有了如此高的地位。

中国书法史上,古有“二王”、“欧、颜、柳、赵”、 “苏、黄、米、蔡”,他们可称为书法大家。而现今当代,有谁能与王羲之、王献之相媲美?有几人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书法大家?难道是今人的书法作品真的没有古人写的好?我认为,倒也不见得,差得更多的是在“做人”。

书法就如学问,能真正抛弃功名利欲,潜心钻研书法的人少了。因此,有书友撰文说,21世纪,中国书法界将是缺少大师的时代。即便他说的不成立,至少也该引起我们这些广大的书法人的警醒。练书法,练的不单是“字”,更重要练的是“心性”,练的是“做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