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现巅峰动力(上)

 昵称44774799 2019-11-07

有些人问我去年开始探索的极化概念是源自哪里。它的来源是什么?它与个人成长有什么关系?

这些概念想法其实源于我在2002年写的一些日志。那时我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持续动力的最深来源是什么,以至于只要接入那种来源,我们就将实现可以合理期望的最大动力?如果我们能每天体验到巅峰动力,自己的行为表现又会是什么样子?

我很快看出没法糊弄自己进入巅峰动力的体验状态。各种给自己打气的激励技巧只能短时有效,但要实现可持续的动力状态,一切都归结于我们为何想要充满动力。

我们是否真是受愉悦和痛苦的驱使在行动?

很多自助领域的专家,包括托尼·罗宾斯在内,都说人们的行动是受愉悦和痛苦两种基本力量的驱使,即胡萝卜和大棒。那种阐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用,但根据我看到的实践效果,它大多数时候都是一种赘述。愉悦被定义为你受到吸引的任何事物,痛苦则是你排斥的任何事物,而这些影响因素可能属于生理,情感,心理,甚至是精神层面。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就像说动力来源是任何激励你行动的事物一样。没错,从技术层面讲这是事实,但它没什么用处,属于循环逻辑。

愉悦/痛苦的阐释模式只能让你走这么远,因为最终你将抵达自满自足的平稳状态。当个人生存处于危急关头,愉悦和痛苦将是强大的动力来源。但若你过得还不错,并未受到特别的生存威胁呢,那时又会怎样?有些人说你必须用胡萝卜/大棒的模式进一步激励自己 —— 创造出更大的胡萝卜和更大的大棒。给自己更多奖励,同时更严厉地鞭笞自己。但我认为与这种等同于驯狗的自我激励方式相比,应该还有更好的动力产生模式。

发现极化作用

“可持续的巅峰动力状态”意味着感觉动力高昂会成为你每天的默认状态。你可能仍有跌宕起伏,但这种理想状态对你来说十分平常,自己会满怀动力地起床,全天大多数时候都保持那种感觉,而且在上床睡觉时感到心满意足,并兴奋期待第二天的生活。

我看到要实现可持续的巅峰动力状态,基本有两种不同路径。

一条路径是受到爱的驱使。另一条是受到恐惧的驱使。爱和恐惧是动力产生的根本两极。若你选择全然拥抱其中任何一极 —— 真正选定并坚守那种选择 —— 自己便很可能觉得深受激励,动力充沛,不可阻挡。

当你清醒自主地做出这种选择,然后坚守其中,就是在经历自我极化的过程。

爱的极化意味着你采纳了对所有存在事物抱以无条件的爱的思维心态。你让自己的生命以服务所有事物的最高福祉为中心。这种承诺自然而然地源于你要与无条件的爱保持一致的极化决定。请把这种决定想作能量向外流出的状态。你将专注于给予和做出贡献。

恐惧极化意味着你变得无条件地以自我为中心,受到贪婪,权力和淫欲的驱使。你决心要让自己的生活达到它可能实现的最好状态,纯粹为了个人满足。请把这种决定想作能量向内流入的状态。你将专注于索取和吸收生活能提供给你的一切事物。

虽然它们在表面上看起来挺相似,跟愉悦和痛苦相比,爱和恐惧则是完全不同的事物。爱和恐惧代表了彼此不同的内在思维心态,而愉悦和痛苦则是引导个人行为的外在压力。所以此处探讨的并非个人行为模式,因为我们审视的是人们的内在选择,而非只有外部行为表现。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7.08.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