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子建: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醉里且笑 2019-11-07

七哀诗

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云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他是建安时最负盛名的诗人,素有“七步八斗之才”的美称,他的生活和创作可以分为分为两个时期。他“生乎乱,长乎军”,幼年跟随其父在征战中度过,树立了“戮力上国,流慧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壮志,最后却抑郁而终,时年41岁。

他就是“建安才子”曹植。

《七哀》是流行于汉末以来的一首乐府诗题,在曹植之前王粲、阮瑀都曾有以此为题的诗。“七哀”的涵义,《文选》六臣注吕向注最早说:“七哀,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闻目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也。”后来还有人以人之七情作解释“今哀戚太甚,喜、怒、乐、爱、恶、欲皆无,唯有一哀,故谓之七哀。”但不管“七哀”作何解释,它表达的是哀情,则毫无疑问。

曾经的贵公子在人生的后半段屡遭排挤,兄长侄子都不信任他,动辄迁徙贬爵,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写出了这首《七哀》,来表达自己心中那无法言语的哀情。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你看那月光,好像一个苦苦求索而不得的人,正在那里徜徉徘徊。这两句诗,在明丽宏阔的境界里,却透露出些许悲凉愁苦的气息。

楼上不知是何许人也,那一声悠长的悲叹声在夜空中回旋,然而悲犹为尽,尚有余哀沉积于胸。“借问叹者谁?云是宕子妻”原来是位丈夫久居在外的“宕子妻”。

丈夫离家出走十年有余,她的青春年华却在孤独寂寞中慢慢逝去。丈夫好比“清路尘”她好似“浊水泥”,然而这一“清”一“浊”一“浮”一“沉”,处势全然相悖,何时才能两相会合?她渴望化成一缕西南风,远去投向丈夫的怀抱。但如果丈夫不能敞开胸怀接纳,那她又将依附谁呢?

通读全篇,感觉这是一首单纯的闺怨诗,表达思妇的悲伤寂寞和孤独惆怅。其实不然,这是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来表达自我的不幸和忧伤。

在现实里和诗人的关系起初亲密,后来地位相差悬殊,彼此无法会合的,正是魏文帝曹丕。他们二人本是同胞兄弟,后变成君臣关系。诗中的“宕子”正是君王曹丕,“贱妾”正是诗人自己。

“尘”和“泥”本为一物,但因其地位不同,处境便可大相径庭。“尘”在“清路”之上,便可上浮,飞黄腾达;“泥”于“浊水”之中,定要下沉,愈沉愈深,又怎能两相会合?而“浮”和“沉”又往往是政治上得势和失势的代称,因此“尘”和“泥”也就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涵义。刘履在《诗选补注》中也曾指出:“《七哀》诗比也。子建与文帝同母骨肉,今乃浮沉异势,不相亲与,故特以孤妾自喻,而切切哀虑之也。”

看到这,不免有些心酸,曾经高唱着:“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的以“壮士”自称的贵公子,如今却写着“君若清路尘,妾如浊水泥”这样的诗句来。各中的悲伤又有谁能体会呢?

曹植作为建安才子,有着令后人望其项背的才华,奈何命运不公,时不待我,他为君所忌,怀才不遇。但就是在这样令人悲愤的境遇下,他也不曾忘记早年“戮力上国,流慧下民”的宏愿,不仅上表求用,而且屡次将此志发唱于诗歌之中,这样的气魄当真是令人佩服。

作者 | 在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