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皇冠老师:撞到南墙也不回头的教育勇士

 新父母在线 2019-11-07

河南大学的培训已进行一周了,授课的专家名师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听课的我们享受了一场场丰盛的知识盛宴。

在讲课的老师当中来自广州花都区的石皇冠老师,犹如一匹黑马,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有异于主流的语文教学观念,令人耳目一新。

石老师讲座的主题是《小学语文课讲什么》。谁都知道,小学语文课当然讲语文了。

然而石老师通过他诸多的听课经历,得出了一个结论:多数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并不教语知识,而是教所谓的语文能力,教其他科目的知识。石老师的话把我们吓了一跳,这怎么可能呢?难道我们日常上的听的都是假语文课?

石老师的观点是,语文课堂应当教语文知识,通过字词句段篇这些课例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有了足够的知识积累,才能习得一些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绝不能淡化知识,片面的去培养能力。在石老师的讲座里,我听到的是和平时所接受的完全不同的教育观点。


01


石老师惊人观点之一:不要把时间花费在集体备课和听课上。要多花时间学习,拥有扎实的语文知识,才能上好语文课。

石老师认为课堂上缺少语文知识的教学,源于老师自身的知识不足,对此坐在下面听课的我们都表示不服。

石老师一笑:“不信试试。”试试就试试,要出什么古怪的问题刁难我们呢?

石皇冠老师独创的“十黄格”
  
  测试题一:写小红帽的“帽”

哦,这么容易的题呀。秒写完,抬头看老师,老师一脸诡笑:“仔细看看,你写的可能是错的。

那就仔细看看,把上面的扁“日”再写宽些,没问题了吧。

结果是老师一讲才知道我们的书写正确率只有10%,“帽”的右上角根本不是扁“日”,它里面的两横表示“头”,外框表示头上戴的帽子,头和帽子之间有空隙,所以两横两边都不能挨着外框。

    测试题二:写衣冠冢的“冢”

    题目一出来只有部分老师能写出答案。“这个字很好写呀,为什么不会写?”石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家”字。由“家”字的来源,讲到了“冢”字。

“家”里有人亡故,埋葬下去就成“冢”了。原来这两个字有这么深的渊源,我是第一次知道。明白了“冢”字的字源,这个字就易于记忆了。

    测试三:写日子的“日”

这一次,已经有很多老师基本上放下笔不写了,因为已经被石老师“忽悠”的不能确定“日”里面的一横挨不挨着外框,最后一笔要不要把口封严。

如果再这样测试下去,我们都要变成文盲了!

石老师总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老师的不认识汉字的部件,这样的错误是系统性的错误,老师再把这一系列的错误传授给学生,后果多可怕。

解决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教师自身要认真、仔细,碰到不了解不认识的字或字的部件,查一查工具书。谁也不能把所有知识全部装进脑子里,只有勤动手,用知识来弥补不足,改变行为。

老师不要把时间花费在备课听课上,用这个时间来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扎实掌握字法、句法、修辞知识、章法,比如老师的识字程度要达到认识字的部件水平,才能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

而集体备课、频繁的听课,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并不能增加老师语文知识的积累,不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在石老师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应该是懂得药理知识,能开药方的医生,找到学生学习不足的根源,对症下药,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而不是只知道拿药的护士,拿着别人开的药方来给自己的学生使用,未必见到成效。

比如关于低年级学生的书写,我们常用的是田字格,石老师独创了一种“十黄格”,在大方格里画个最大的圆,在圆里面画很多小方格,细化之后,每个字每一笔写在哪,写多长,都有精准位置,便于学生写得规范,写得工整。


02


石老师惊人观点之二:把语文课上成学习语文知识的语文课,而不是学习历史、地理、政治、物理等知识的语文课。

石老师毫不客气的指出当今语文教学的现状很奇怪,公开课优质课上很少讲语文知识,语文课往往上成品德课、历史课、地理课、甚至物理课建筑课,唯独单纯的语文课很少见,并且例子不胜枚举。

石皇冠老师独创的“十黄格”

《长城》语文知识是虚实结合,有老师讲成了历史课,大讲特讲长城的历史及结构;

《圆明园的毁灭》文章前后呼应、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标题也很有特点,有老师上成了历史课和思想品德课;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知识点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有老师讲成了物理课;《十里长街送总理》语文课堂变成了追悼会现场了……

这样偏离语文知识,本末倒置的语文课,石老师非常不认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不到语文知识,语文成绩差,老师不反思自身问题,反倒抱怨学生笨,是典型的“种了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吃力不讨好。

每次听课后都要有评课,石老师自嘲道:“一到评课,我就想偷偷的溜出去,自己知道自己的发言不受人欢迎,说话不招人待见,所以不想说。

并举了一例,《十里长街送总理》听课后实在逃不掉,上台就问主持人:“给我一朵小白花吧!”主持人愣了,评课要小白花干什么?

石老师答:“灵堂都搭好了,我能不戴朵白花吗?”这席话一出,我们坐在台下无不大笑。我想,石老师语出太雷人,台下全部卒倒了吧!

可仔细想想石老师列举出来的课例,如果按照石老师的要求去做,学生在《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学会了书信的格式,在《月光曲》中学会了虚实结合,在《青山处处埋忠骨》里学会了细节描写……

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都有一点点语文知识的收获,牢固掌握了字词,懂得了文章的谋篇布局,不但阅读不成问题,作文自然也不在话下了。

语文教学方法千千万,课改大潮千层浪。石老师坚持千变万变,不能离开语文教学的“宗”,那就是语文课要上成语文课,要教学语文知识。

偏离了语文知识的语文课,就是不合格的语文课堂,因为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03


听课后,新乡世青国际学校的金树培教授总结,教育创新有三种人:一是看见南墙就回头的人,二是撞到南墙才回头的人,三是撞到南墙也不回头的人。

石皇冠老师一定是第三种人。他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盲从,不附和,如一位勇士。

用自己探索出来的教学方法服务于孩子,做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让孩子在弥漫着语文知识的课堂中收获知识,快乐成长。

石老师是一腔孤勇,无人同行亦不悔,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誓把南墙撞破,看看墙外的风景,也许柳暗花明,别有一番天地。


后记:昨天,几位同事对一个缩句的结果有异议。原句是“它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的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同事们有三种不同答案:“它啄着笔尖。”“它用嘴啄着笔尖。”“嘴啄着笔尖。”还是石老师一锤定音:它啄着笔尖。

并且点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小学不教句法,结果是:缩句训练从二年级练到六年级,学生依然是在瞎蒙。”关于句法的知识,不但学生不会,老师也是似懂非懂。

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瞎蒙,可老师必须懂。台上老师胸中有丘壑,眼里有山河,掌控课堂才能游刃有余,台下学生方可得学得思。

读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

平时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有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

可以把感受和问题写在留言区,后期推送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喔!

别忘了转发和点击“在看”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