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舒城:望母山的传说与孝文化

 舒城文艺 2019-11-07

望母山,位于舒城县山七镇梅方村(原名:牌坊村与梅冲村合并)与晓天镇大河村之间,为大别山支脉,海拔544米,虽无黄山之幽、华山之险,但也与周边的小山,自成一体,不乏小巧精致之美。

解说/凤然

图/丁文新

作为舒城孝文化的发源地,山上一直留有魏徵塔、将军坟、飞来石、双峰石、炼丹池、万年井、烟云洞、观音洞、普灵庵、园国庵等景点,山下留有杨柳旦(杨柳绊)、石塞河、碎石滩(现尸滩)、巴洋河(扒娘河)等多个地名,今年还新开发了望庄营地和梅方水库等。(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腾讯地图直接搜素:望母山旅游风景区、望庄营地、梅方水库,都可以到达)


图/施申财

望母山,古地名叫王姥山,据宋人王象之的《舆地纪胜》中记载“庐州舒城县西南有王姥山”。民间传奇《小唐王游地府》:传说,小唐王李世民一日午休,赴阴司途中,众小鬼向他索银,纠缠不休。适逢一老妪自称王母,家住庐州舒城王姥山中,愿借银付小鬼,为其解围。李世民十分感激,贞观年间派魏徵、尉迟敬德来庐州舒城王姥山还债,探知王母已西归,乃敇建王母庙,岁时奉祭。一时香火旺盛,遐迩闻名.王姥山遂称王母山。(《舒城胜揽》)

图/施申财

望母山之名,来自“杨三孝母”之说。传说古时有一少年,名叫杨三,自幼丧父,母亲含辛茹苦将杨三养大,成人后的杨三,经常上山砍柴、种地,母亲在家操持家务,母子俩相依为命,过着清贫困苦的生活。一日,杨三在田里劳作,抬头看见地头一棵树上,有一个鸟巢,一只老乌鸦正在喂养小乌鸦,老乌鸦将觅来的食物,嚼烂了,一口一口地喂给小乌鸦吃,直到小乌鸦吃饱为止。一连数日,都是如此,小乌鸦一天天地长大了。再后来,老乌鸦老了,眼睛看不见了,飞不动了,长大了的小乌鸦,就天天寻食喂养老乌鸦。杨三看了很受感动,心想“乌鸦都有反哺之义,人更应不忘报父母养育之恩”。

图/施申财

从此,杨三暗下决心,心想要更加孝敬老母。这一天,狂风暴雨大作,杨三记挂家中老母,急着往家赶,老母见到天变,担心儿子淋雨生病,拿着蓑衣斗笠,急急忙忙向山上赶。儿子下山,母亲上山,中间经过一段陡崖,二人都怕对方危险,拼命往前赶。就在这时,来了一阵旋风,怎奈母亲年老体衰,被脚下柳树根绊了一下,踉踉跄跄地跌进了崖下的河里。

图/丁文新

杨三见状,急忙跳到河里,可惜与老母离得太远,只见山洪暴涨,老母在河中飘了几下就不见了,杨三悲痛欲绝,搬起石头堵水,水退后拼命地用手扒河,寻找老母的尸体,从此这儿就留下了杨柳旦(杨柳绊)、石塞河、碎石滩(现尸滩)、巴洋河(扒娘河)的地名。杨三没有救起母亲,十分伤心,每天还爬上山头,用两块巨石堑脚,望着山下滔滔东去的河水,心想某一天母亲会从河里回来,时间久了,自己也变成了岩石。从此,这座山也就被人们称作“望母山”。

望母山,作为舒城孝文化的发源地,对舒城文化影响深远。长期以来,在舒城这方热土上,“事亲”“行孝”的人和事层出不穷。东汉伟大的军事家周瑜,与孙策结为异姓兄弟,登堂拜母(拜母堂在今干汊河镇瑜城村),尽人子之孝。东汉时期人毛义,以孝行称,进退以礼,乃为亲屈也。唐人徐行舟,弃官不做,回家事亲孝母,名扬天下,得百姓颂扬(万历志·孝友)。明清邑志,述人物志孝友不下二百余人,其中,明洪武初,孝廉胡拱辰,父早卒,母教以儒家言。

久之,学成,为歙县丞,建春晖堂以奉母,刘基、宋濂皆有诗颂之(嘉庆志)。成化朝进士宋骥“少孤,事母至孝,侍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卒,见遗拄杖,辄依依如母在,刻木肖像事之。崇祀乡贤”(通志)。明景泰兵部尚书郑时,“天性孝友,父母丧,皆庐墓三年,有白兔绕莹、白鹊巢树”(嘉庆志)。明岁贡许明材,战乱,“负母抱子逃,贼追之,母曰:盍舍我,留汝子,以延祀乎”.明材泣曰:“子可复得,母不可复得,”遂弃子,负母趋以免难“(《嘉庆志》)。

图/施申财

清康熙武举郭士瑛,见父遗书即哭。母病剧,尝粪。母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及葬,冒雪躬自筑坟”(《江南通志》)。清邑人蔡春芳,少孤贫,孀母侯,病瘘痹,偕妻李氏,日夜跪进汤药,两膝皆肿。暑月蚊吮无完肤,母起卧必负之,数年不懈(旧志)。

望母山中飞来石的神话故事

相传两千多年前,此山全是灌木丛,是一片大森林,据说有一天,雷雨交加,狂风大作,这块巨大的石头从空中飞来,首先是落入山七镇西北部,因地力承受不住,此处七下冒火,八下冒烟,于是神石又飞走,后来人们把此处命名为“七宝尖”。话说神石飞往小河口对面,此山又不能承受,于是山上石头和树全部崩裂,至今还能看到当初山崩地裂的形状,后人把此山命名为“落石山”。这块大神石第三次飞到望母山悬崖峭壁山落下,它的形状像一只船舶,长约三十米,宽约十五米,高约十多米,估计重量约两万吨,就是这块如此巨大是神石,落在山坡向南徒处,而占地面积还不到两平方面积,可谓是如此鬼斧神工,有空可以去现场观赏。(文章源自村委老支书口述)

(文章:百度百科  图片/编辑:施申财)

【大家在读】

又见金农体,安徽书家施申财

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作品

舒城施政通胡蓉精彩演绎《当你老了》

舒城:望母山的传说与孝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