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这三句话让人受益一生

 我的书海601 2019-11-07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钱穆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有关人生修养的几部书是人人必读的。首先是《论语》。”《论语》作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其重要性似乎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钱穆先生就进一步提出了“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这样的观点。

读《论语》,要怎么读呢?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中同样也有一千部《论语》。宋儒程伊川先生谈到《论语》时曾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可见,读书最重要的还是学以致用,否则就失去了读书的意义。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自诩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论语》一书作为一部传承两千余年而经久不衰的儒家经典著作,不但蕴藏着深刻的政治智慧和治国之道,其中所讲的每一个故事和道理,所给予我们的每一个忠告和启示,仿佛就是针对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对我们今天的为人处世,依然有着先进而深刻的指导意义。从中任意摘录几句话,就足以让人受益一生。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名家辈出的民国时期,胡适的好人缘是出了名的。他待人不分贫富贵贱,无论是各界名流,还是贩夫走卒,他都是和风细雨,让人如沐春风。当时他北京的家中,每到周末总会高朋满座,他的朋友遍布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胡适从小生活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中,家族关系比较复杂。他的父母属于老夫少妻的结合,父亲早逝,寡母一人把他抚养长大。几个嫂子经常甩脸色给胡适母子,所以胡适从小就懂得看人脸色。成年后,他曾经感慨万千地说过:“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胡适一生遵循《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他深知看人脸色的痛苦滋味,所以从来不肯向别人甩脸色,让人难堪。被任命为驻美大使期间,作为“弱国”的代表,胡适步履维艰,心力交瘁。但不论有谁来找他,即使是在半夜,他也依然一脸和气。他在家信中说:“我现在做的是受罪的事,但你知道我的脾气,我不去就罢了,去了,我总要把全副精神摆出来,总不要叫人家看我的臭脸,总不要叫大家跟着我受罪。”

当一个人能够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自己人生的信条,凡是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这样的修养足以让人受益一生。胡适几乎是民国文人中性情最温和宽厚的人,他盛友如云,社会各界都以与胡适交友为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春秋时期,有一次楚庄王大宴群臣。酒至黄昏,楚王命秉烛夜宴,还让宠姬许姬出席助兴。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全被吹灭。黑暗中,一位大臣趁乱拉了许姬的手,许姬奋力挣脱,拉扯中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立刻向楚庄王告状,让庄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找出刚才无礼之人。楚庄王听完,却下令暂不点燃蜡烛,进而大声宣布:“寡人今日设宴,务必和大家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摘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群臣听命都摘下帽缨,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事后楚庄王对许姬解释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追究问责,反而大煞风景。三年后,楚庄王伐晋。一名战将拼力死战,大败敌军。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他表示不要赏赐,坦承三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三年前不究之恩。一次大度的宽恕,换来意想不到的回报。这就是“恕”的力量。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错是难以避免的,做错事情之后,文过饰非也是人之常情。对于过失,《论语》中子贡曾提出:“君子的过错,就像日蚀月蚀:他犯了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了错误,人们都仰望着他。”也就是说,知错能改,是一种让人景仰的高贵品行。弘一法师晚年潜心戒律,深入研修,已经是国内外备受景仰的律宗大师。有一天他收到一位朋友的批评,指责他当时处处演讲、时时宴会,简直变成一个“应酬的和尚”了。弘一法师闻言大为惭愧,发露忏悔了自己的过失,并立刻以十分坚决的心,谢绝宴会,辞谢学人侍者,取消外界赞誉的名目,“孑然一身,遂我初服”。坦诚自己的过失,并迅速而坚决地修正自己的过失,弘一法师的这种高风亮节,与他高深的学问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相映生辉,如高山景行,令后世叹服景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