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背诵的都是假的《道德经》?

 wlr6688 2019-11-07

存世《道德经》有三百多个版本,或被徒子徒孙奉为经典,刻在碑上;或被达官贵人视作珍宝,埋在墓中;有封在敦煌藏经洞的;有海外回流的。历史上,有大儒校勘,流传千年;更有各朝皇帝拨乱反正,御编御注。

我们背诵的都是假的《道德经》?

道德经祖庭楼观台刻本

各版本之间,差别巨大。究其原因,一是为了避讳古代皇帝的名字。汉刘恒之后,“道可道非恒道”统统改为“道可道非常道”;汉高祖刘邦之后,道德经皆用“国”替代了“邦”字。我天朝几百个皇帝一路避讳下来,《道德经》早给改的翻天覆地了。二是老子所在的春秋战国时期,大家写的是尚未统一的篆字,既然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通假字流行,再加上还没有发明印刷术,书籍传播全靠手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自然就抄写出花样繁多的版本。三是最要命的,“句读问题”!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也就用“之乎者也”能表达句子的起止转折。传抄者有时省略了“之乎者也”,导致后面的人不知如何断句,歧义分生。比如“无名万物之始也”就被后人断句为“无,名万物之始也”,也被断句为“无名,万物之始也”,两种句读,含义截然不同。

长期以来,儒家认为三国时期王弼的《老子注》是道德经最可靠的版本。从时间上看,距离老子离世只有几百年,接近原貌;从内容上看,分析指证有据,逻辑义理圆通。

我们背诵的都是假的《道德经》?

王弼,23岁英年早逝的天才

另一个影响巨大的版本是《河上公版老子道德经》,为道家所推崇。河上公,汉文帝时期齐国琅琊人(今山东日照)。汉文帝就是刘恒,把“非恒道”变成“非常道”的人。河上公在神仙界有面子、有地位,在人间更是协助刘恒完成文景之治,扬名青史。因为神仙光环加持个人魅力,再加上时间上更靠前,河上版道德经自然很有市场。

我们背诵的都是假的《道德经》?

日本寺庙收藏的明朝印河上版道德经

时间来到了1972年,一个叫辛追的美丽女子挥了挥衣袖,王弼、河上公轰然倒地。辛追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秦始皇5年生人,死于汉文帝12年。作为贵族,辛追的墓,也就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埋藏了很多珍宝。其中,就有帛书老子甲、乙两个版本。甲版篆书,并不避讳汉高祖刘邦,有可能是直接从战国竹简转抄而来,被认为最完整、最近接原貌;乙版隶书,避讳刘邦,可断定为汉朝抄写。两个版本大体相同,但是与王弼、河上公的版本对比,无论文字、篇章次序,差别显著。可见,王弼、河上公校勘批注的也不是原版,他们仍然是咬别人嚼过的甘蔗。

我们背诵的都是假的《道德经》?

辛追的帛书道德经

有人对比帛书老子、王本老子两个版本,发现王弼的改动多达700 多处,原文350多句话中有160 多句变化巨大,道德经的内容、思想体系遭到破坏严重。汉高祖刘邦到汉昭帝刘弗有5 个皇帝,王弼为避讳他们的名字改动了100 多处!同时,王弼还会根据自己理解,直接修改原文。比如,为了对仗工整,王弼把“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修改为“无明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王弼自作聪明,导致后世几千年人们读的都是伪道德经。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又出土了一个版本更早的竹简本《老子》。楚简老子分为甲、乙、丙三篇,内容不到今本一半,看上去更像是从其它版本老子转超、摘抄,而非全本。其中,甲、丙两篇甚至还有重复的部分,说明楚简老子本身也是转抄不同版本道德经。从时间上看,楚简老子距离老子在世大约百年,比辛追的帛书老子更靠前。从内容上看,辛追的帛书老子像是官方校勘的正版,楚简老子则像民间爱好者传抄摘录的盗版。

我们背诵的都是假的《道德经》?

楚简老子

综上所述,帛书老子应当是目前最接近老子原著的版本。我们研究《道德经》,应当以帛书老子为主,王弼、河上版为辅。帛书老子甲乙两个版本,通常会拿来相互印证,据说甲本笔误较多,像是文盲抄写的版本;乙本像是精修过的版本。

历史就是这样,我们通过一条条线索,不断摸索,不断接近真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