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觅曾经的和田玉辉煌,和玉大叔带你穿越百年了解和田羊脂玉古料场小胡麻地的兴衰

 和玉大叔 2019-11-07

籽料是每一位和田的捡料人们每天都在追寻的东西,毕竟在炎炎烈日下,只要捡到那么一小枚,就可以照拂一家老小的生活,而捡玉有没有诀窍呢?在现代机械的加持下恐怕没有了,不过在籽料的圈子,曾经有一个流传上百年的羊脂籽料宝地,那就是小胡麻地

小胡麻地其实是一个百年古料场,距离乌鲁木齐有将近九百公里,地处和田玉龙喀什河东面的洛浦县,我们在和田市区的玉龙河大桥上往东边看去,西岸是和田,东岸就是洛浦,为什么洛浦会有羊脂料呢?这就要感谢冰川雪水将上游昆仑山的宝贝们带下了险峻的山川,铺撒在下游的戈壁滩上,小胡麻地这片区域,恰好处于昆仑山的山口下游,河水奔流到这里,形成了一个五百到八百米的天然冲积扇,使得奔腾的冰山雪水流速减慢,从上游裹挟而下的籽料就大量的留在了这里。

后晋使臣高居诲在《高居诲使于阗记》中记述说:“每岁五六月,大水暴涨,则玉随流而下,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七八月水退,乃可取,彼人谓之捞玉。”无独有偶,在宋朝诗集《诗人玉屑》中也有类似的描述“每岁五六月大水暴涨,则玉随流而至。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说明古代的人就已经发现根据洪水期的季节规律,靠上天的赏赐就能获得不少的精美籽玉,要知道古代捡籽料那可是相当困难,不像现代是有大型机械帮助的,河滩都是卵石非常难挖,想得到美玉基本就要靠大自然的赏赐了。

洛浦同样作为籽料产地没有和田出名,实际上洛浦出产的籽料还挺多的,如果我们从洛浦县玉龙喀什镇东北方向走四五公里,就到了吉牙乡的古马特,这里以前叫做胡麻地,东西长四五公里,南北宽一公里的区域,就是古代的玉龙喀什河河床,胡麻地的籽料开采历史非常的悠久,据传从清朝就已经开始了,根据史书记载,1759年(乾隆24年),乾隆帝决定在和田设立辩事大臣管理边疆,在和阗城设立了三品阿奇木伯克,这个官职是当时新疆回部各伯克中最高的官衔,需要管理一城的穆斯林事物。

洛蒲县主簿扬丕灼在《洛浦县乡土志》中详细描述了洛浦的采玉场景:“小胡麻地在县北三十里,尽砂碛,因出子玉、璞”,还详细描述了当时大家捡玉的热潮:“寻挖者众,沿沙阜有泉,起房屋,植树木。”最后还以“片璞呈华”来形容这里出产的籽料,可能是捡拾的人太多,这样的好光景没有维持许多年,例如辛亥革命泰斗,近代著名学者谢彬曾经在1916年游历和田,在《新疆游记》中写道:“小胡麻地,前清于此采贡玉,居民迁千余户。”仅仅过了十几年后,考古学家黄文弼于1929年到小胡麻地考察时就已经看不到多少采玉的了,他记录到:“为当地人掘玉石之所,旁有乾河川一道。河岸高二丈许,两旁沙积迤俪继续不一,现水已干,惟有泉水南流,当地人即在河中掘起玉石。俗称羊脂玉,以言白润如脂也,现不多见,亦无开采者。”可见和田玉的籽料并不是这几年才获取困难,说明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不是很容易得到了。

今天的小胡麻地已经因为和田地区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引水灌溉下变为片片绿洲和林带,虽然荒摊上还可以看到那些挖玉的痕迹,但当地的居民早已不会在这里采玉了,洛浦走出去了不少销售和田玉籽料的玉商大户,今天农业已经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玉大叔也希望和田的阿达西们可以安居乐业,不用都盯着和田玉,也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