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地区多产羊脂玉?

 自华居 2017-08-17

提到羊脂玉,我们不得不提和田的洛浦,小胡麻地。清代洛浦主簿杨丕灼以“片璞呈华”形容胡麻地出产的玉石。

所以真正懂的采玉人才知道,在和田,想采羊脂,还得到洛浦县境内人称“小胡麻地”的地方。

小胡麻多产羊脂玉,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自古以来这里的采玉人就络绎不绝,乾隆爷的时候,贡玉就已经把手伸到这儿来了...

小胡麻,何许地也?

这是历史上对于胡麻地的记载:

'在县北三十里,尽砂碛,因出仔玉、璞'

“大、小骡马地,两地产枣红皮脂玉,在沙滩中掘取,当是生长其间者...'。

与玉龙喀什河的悠久历史相比,洛浦是个年轻人。它属和田管辖,距乌鲁木齐直线距离约900公里。东邻策勒,向北伸延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玉龙喀什镇东北方向四五公里处,便是小胡麻地了,在白玉河的东岸,南北宽约一公里,东西长约四五公里,这里应该是沙漠边缘的古代玉龙喀什河河床。

我们看到无数挖玉人留下的痕迹,或深或浅的石坑,高高低低的石堆,遍地的卵形石砾。烈日下,微风拂过,来自沙漠的细沙和炽热气息扑面而来。一代代的捡玉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点一点、一粒一粒地扒拉寻找着,从泥土石砾中甄别出真正的羊脂玉...面对土地的采集,不论粮食抑或玉石,皆是辛苦。

“月光盛处,必得美玉”

“载太华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

“曾经洛浦见惊鸿,关山隔,梦魂通。”

“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

...

在汉语中,洛浦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张衡所写的《思玄赋》。洛浦一词在传统诗词中的释义,无论指“洛水之滨”,还是借指“洛神”,无疑都是美好而又令人神往的。

到了现代,洛浦县的专业拾玉者主要是男性中老年人,他们大都来自玉龙喀什河岸附近的农村。夏秋洪水过后,以及农闲时节,采玉人便手持一把小镐头,终日沿着浅水滩慢慢行进,反复查看玉龙喀什河波浪的翻卷处。他们认为,如果波浪白而大,其下必有美玉。

当地朴素的人们相信'玉璞堆积处,其月色被明',胡麻地人更是信奉自古以来“月光盛处,必得美玉”的寻玉法则。

所以,从古至今,胡麻地的人或许是最懂羊脂玉的。因为他们对生活仍有浪漫之怀。

还能捡得到羊脂玉吗?

相传,和田玉是被放逐到凡间的星星,它们跌落到尘世,栖息在昆仑山的雪线之上。冰川雪水将它们一点点裹挟流进玉龙喀什河,最终被冲刷到和田这片广袤的土地之上。然而在胡麻地,璞玉之盛美,几乎以最完美的方式绽放——羊脂。

“月出澹云遮,渺渺平沙。

眼前完璞见青华。

道是似萤萤又细,碧血犹差。

终日听鸣鸦,夜夜灯花。

水泉声里有人家。

举畚朝朝趋社鼓,一路烟霞。”

,胡麻地当时的主簿写了一首这样的诗来描述挖玉的画面,场景之宏大,令人咋舌。

然而地球气温升高,玉河源头的冰川正在缩小。半个多世纪前,雪线为三千米,现已向上提升了一千余米。“每岁五六月大水暴涨,则玉随流而至。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宋《玉屑》)。水势不足,玉河缺乏足够的力量把昆仑山新崩裂下来的玉砾挟带至中下游。再加上其他一些水文上的综合因素,形成积玉几近被挖尽,新砾鲜见补充的状况。

玉龙喀什河源头

“现在还能从河里捡到玉吗?”我们问这里的师傅吐尔逊。“这河里的石头都被捡玉人翻了多少遍了,哪里还能捡到玉呢。”吐尔逊又加了一句,“不过,有玉缘的人还是能捡到玉的。”

或许,玉河不再,但真主给他们的希望,一直都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