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皇帝封赏臣子时,有一样东西特难得,黄马褂和它比都不算个事

 历史解密坊 2019-11-08

在清代历史上,皇帝对功臣的赏赐,通常都不会吝啬,毕竟在笼络人心这件事上,历朝的皇帝都没有清代帝王会玩。但不过有一种东西,却很难被皇帝赏赐,而且在整个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也仅仅只有7个人得到了这样难得的东西。究竟它是什么稀罕之物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揭秘之前,小编先给您说个真事。据《清稗类钞》记载,乾隆皇帝十分爱吃猪肉,通常宫里的御膳房每隔几天就要杀头猪,来给乾隆皇帝做他爱吃的红烧肉。但当时又没有冰箱和防腐剂,特别是一到夏天,吃不完的猪肉就无法长期储存。于是,乾隆皇帝就出了个点子,每当大臣立功的时候,他便立马传令御膳房割肉,然后将其赏给大臣,而且立功越大,赏赐的猪肉也就越多。

对于“赏猪肉”,或许您觉得很low,但在当时来说,猪肉的价格也是颇高的。不过这都不是重点,小编想告诉您的是,清代皇帝赏赐功臣,一般都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说白了就是想赏赐什么,就赏赐什么。而对大臣来说,不管皇帝赏赐什么,他们都要奉为至宝,即便是一根稻草,只要是从皇帝手里赏赐出去的,也都比黄金还值钱。当然了,也没有皇帝真的会赏赐稻草。

一般在清代古装剧中,我们看得最多的赏赐,或许就是黄金和白银,或者是官职,而且这也正应了大多数人步入仕途目的之一,即升官发财。不过,除了金银官位之外,还有的皇帝投其所好,比如康熙皇帝,他曾赏赐功臣能在紫禁城内骑马;雍正皇帝勤于政务喜欢戴眼镜,故此,他曾赏赐大臣过一些眼镜;乾隆皇帝喜欢书法和绘画,如果高兴了写篇书法赏赐给大臣也是常有的事。

然而,在所有的赏赐中,最值得炫耀的还是黄马褂。据《啸亭续录》记载,“凡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班领,护军统领,前引十大臣,皆服黄马褂”。由此看见,黄马褂的赏赐范围很广泛,但不过被赏赐黄马褂之后,也是不能随便穿的,必须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间才能穿,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但是,黄马褂也依然不是最稀罕的东西,在《冯将军歌》中,有“江南十载战功高,黄袿色映花翎飘”,其中的“黄袿”就是黄马褂,而后面的“花翎”才是重点。

花翎是清代皇室和官员的冠饰,在清宫剧中也都能看到,就是戴在官帽后面的那根长羽毛。一般来说,花翎都是孔雀羽毛,并且根据羽毛上的圆花纹个数,又分成无眼花翎,单眼花翎,双眼花翎和三眼花翎,其中以三眼花翎最为难得,而小编要说的稀罕之物,也就正是三眼花翎。

根据清代的礼法规制,只有皇室宗亲才有资格佩戴三眼花翎,不过“有资格”远远不够,还必须得通过一系列的考核,比如骑马射箭等等。而对于皇室宗亲以外的人,如果立下汗马功劳,也是有机会得到三眼花翎的赏赐。这里需要注意了,是“赏赐”,而不是“赏戴”,因为前者虽然有,但还不能戴,由此也足以可见三眼花翎的重要地位。

在清代历史上,从乾隆皇帝开始,一直到清代灭亡,也仅仅只有7个人有三眼花翎,即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和徐桐。其中,傅恒是乾隆的小舅子,福康安是傅恒的儿子,同时在大小金川战役中也,福康安也立下了战功。和琳或许比较陌生,但他亲哥和珅却妇孺皆知,然后我们最熟悉的李鸿章,也总是穿着黄马褂,戴着三眼花翎,还多次出现在国际谈判的舞台上。

不过可惜的是,三眼花翎如此稀罕,而佩戴三眼花翎的人又如此厉害,但仍然没有能挽救清帝国颓废的命运,即便是“中兴功臣”李鸿章,在关键时候也无能为力……或许这就帝国的命运吧,但不管怎么说,三眼花翎在清代历史,也依然是一件最崇高的赏赐,而且没有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