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菱学诗,也有一段人生辉煌,对林黛玉大恩不言谢

 读书工 2019-11-08

香菱是甄士隐的女儿,不说是大家闺秀,也该是小家碧玉。脂砚斋对她评价极高,说她长得漂亮,又绝顶聪明。根基上强过贾迎春贾探春,容貌不差于王熙凤秦可卿,风流婉转也堪比史湘云林黛玉。她是作者曹雪芹着力打造的人物,贯穿于《红楼梦》一书的始终。

香菱的坎坷人生路

香菱的出身不错,但是命运不公,她还没有享受到一丁点甄家的关爱,就落入了拐子的魔掌。那个带她元宵节赏灯的佣人霍启也逃之夭夭。

甄士隐丢失了女儿,再加上葫芦庙发火灾,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接二连三的打击,最后他对人世彻底死了心,经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点化,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对香菱及家人也再无眷恋。

香菱被拐卖的时候遇上了薛蟠和冯渊,一桩死人官司被贾雨村操控,最后把香菱判为薛蟠的侍妾。本来遇上了官司有一线解救的希望,没想到贾雨村为了头上的乌纱帽,没有了一点当初的报恩之心。

可怜香菱从一个父母的掌上明珠,跌到了不幸的深渊。她在薛家受尽了薛蟠的欺凌,后来又遭到夏金桂和宝蟾的合伙虐待。这样的苦日子,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

但是皇天有眼,终会给香菱一点好日子。由于柳湘莲之事,薛蟠外出。于是香菱住进大观园的蘅芜院,和薛宝钗作伴,于是她就顺理成章地学着做起诗来。

跟林黛玉学作诗

原来她早就有做诗的想念,平时一直弄了本诗集悄悄在看,但苦于没有高手请教。现在她进了这高手如云的大观园,内心深处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就迸发了出来。

她连夜赶来求林黛玉,要拜林黛玉为师学作诗。

林黛玉知道她无父无母,一朵鲜花落在薛蟠手上,可怜巴巴,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情,一口就答应了香菱。

说别的林黛玉可能不在行,但作诗本来就是她林黛玉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她原本出身于诗书簪缨之族,有很深的家学渊源,加之进士贾雨村的施教,诗词功底不是一般的扎实,教个把香菱还绰绰有余。

林黛玉的诗学主张

经香菱这么一讨教,林黛玉的积极性也上来了,身上的文艺细胞就进一步激发出来。她高兴地说:

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幅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针对香菱提出来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林黛玉解释,“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香菱认真地学,林黛玉热情地教,两个人像姐妹一样,亲热得不得了,哪有自卑感,哪有小性子,满腔的热情全凑到诗歌这一块儿来了。

林黛玉给香菱推荐了几个大诗人,从这里看出来,林黛玉确实是作诗的高手,难怪在大观园诗社里,潇湘妃子的诗作多半夺得头筹。她对香菱说:

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香菱学诗走火入魔

香菱经林黛玉这么一激发,就越发来劲了。她把书拿回去在灯下一首一首地读,有时候快要天亮了,薛宝钗劝她睡觉也不睡,就像入了魔一样。

她一会儿跑到林黛玉那去换书,一会儿又是和姐妹们探讨诗意,问她们自己这诗做得怎么样。有时候越发连蘅芜院也不进去了,就蹲在外头的草地里、石头上冥想,或无意识地抠地,引得来往的人都觉得奇怪。

有时候连睡觉做梦都在喊,“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薛宝钗被她吵醒,难为她有这种精神,也不便责怪她。薛宝钗一次在劝说贾宝玉用功读书上进时说,你要是有香菱那一半的劲头,何愁有不成功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香菱学诗进步很快,后来还加入了大观园海棠诗社。

惺惺相惜苦命人

香菱是一个不幸的女子,在她痛苦的一生中,和林黛玉一起学诗的日子,是她最快乐的时光,她的精神欲望得到了充分激发,痛苦抛在了脑后,内心丰富充实了很多,这个生命中的辉煌,相信她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林黛玉呢,是一个很热心的女子,多才多艺,平时也无用武之地,这次能够在和香菱的相遇中,倾囊相助,感到一种由衷的快乐。真是应了那句古话,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大观园,她和香菱都是无父无母的人,娴静下来,想到自己的身世,她们就会见月伤心,看花流泪。有了诗歌这个兴趣,这个精神的桃花源,她们就会孜孜不倦,乐而忘忧。想到这些,我们也替她们高兴。

但是好景不长,不久一对诗歌王国的好姊妹,就因为各自的命运分手了。林黛玉就因为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的掉包计,烧了诗稿,焚了手帕,泪尽而亡。香菱也回到薛家,继续受到折磨,自身难保,连诗歌老师林黛玉的离世都不知道,更别说是大恩不言谢了。

后来香菱也在生产中死亡,她们的魂魄先后都去往了太虚幻境报到。如果还有来生,还真希望她俩成为一对好伙伴,在诗歌王国里尽情地畅游翱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