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十遇文王 挥师灭殷商

 童心驰骋品泉 2019-11-08

        我国历代圣贤、仁人志士都非常注重修身立德。所谓修身,就是修养身心;基本意思为: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持身性。儒家将其作为“八目”之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日三省吾身”、“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权、慎独、慎微、慎友”、“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等是修身立德的方法。

        在民俗花钱中,有不少是介绍传播、宣传推广修身立德理念的。如正大光明、唯吾知足、进德修业、正心诚意、清净道德、蒙以养正、惜福延年、人恭则寿、修道养寿、温恭谦让、仁义礼智、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谦尊而光、为善最乐、读书优佳、百忍无忧、当思敬畏、谨言慎行、处顺知惧、处逆知忧等等。本文赏析其中一枚:人恭则寿。

赏    泉

图1 人恭則夀

        如图1所示吉语钱,圆形,方穿,单缘、宽缘,单郭。制作精美。正面楷书文字竖读为:人恭則(则)夀(寿)。书法遒劲有力,点画爽利挺秀。背面为一人物,端坐微躬,手持钓具(穿左下角一直杆前斜下伸,杆前端有一下垂线,似为钓具),聚精会神,为太公垂钓图。

图2 太公垂钓图 (源于网络,诚致谢意!)

        这枚吉语花钱,是浙炉历史名人系列套花之一。目前已发现此套有六枚:人恭则寿背太公垂钓,百神呵护背姜子牙,一生谨慎背诸葛亮,除邪辟鬼背钟馗,和合欢喜背和合二仙,状元及第背状元骑马。

恭 则 寿

        人恭则寿,源于“恭则寿”。恭则寿出自《武王践阼第五十九(作者 戴德)带之铭曰:“火灭修容,慎戒必恭,恭则寿。”其背景为:

       周武王刚登基(践阼:继位)三天,询太师姜尚父黄帝、颛顼治国之道。武王斋戒了三天,姜尚父端着官冕手捧《丹书》,为武王讲解,“恭敬胜过懈怠就会吉祥,懈怠胜过恭敬就会灭亡,仁义胜过欲望的就顺利,欲望胜过仁义的就凶险。”“靠仁义得到国家,靠仁义保护国家,就会有百世不变的江山;靠不仁得到国家,用仁义保护,就会有十世江山;靠不仁得到国家,用不仁不义的东西保护,祸害马上就来了。”武王听了后,胆战心惊。退朝后就写了《戒书》,贴在座席的四端作为座右铭;并在弩机、铜镜、盥盘、门楹、手杖、衣带、鞋屦、觞豆、门、窗、剑、弓、矛等亦作铭文,一共十七种铭文。表现了周武王时时刻刻处处告诫自己、提醒自己,为了治理好国家,殚精竭虑,夙兴夜寐。其中带之铭即为“火灭修容,慎戒必恭,恭则寿。”

图3 周武王

姬发(前1087年―前1043年),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在位19年。

         关于带之铭的解释,不尽相同。

        如沈德潜(清代大臣、诗人、著名学者。1673年12月24日-1769年10月6日)在《古诗源》中未逐字作注,仅曰:“语极古奥,恭则寿所谓威仪定命也。”

        《容斋续笔·卷九》(作者 洪迈)解释如下:火灭修容:火灭后要维修盛水的容器。慎戒必共(该书将恭写为共,古文恭通"共"):谨慎提防一定会平安。共,此处指平安。带子上的铭文是:“火灭后要维修盛水的容器,谨慎提防一定会平安,平安就会长寿。”

        亦有认为《带之铭》是一则先秦时期儒家气功修炼的格言。

        还有认为衣带上的铭文是:肝火消退可以修饰容貌,谨慎小心可以显出恭顺,恭顺可以长寿。等等。

        在古代,铭是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周武王的十七铭,均为自警。依据先贤的解释,对《带之铭》余取如下之释: 

       因为是衣带之铭,穿衣系带、宽衣解带时必读之。

      火灭修容。就寝先解开衣带,故 “火灭”意即“熄灯”。“修容”,修,饰也;容,容貌也;貌正曰恭。火灭修容:即使入夜熄灯、解带休息,其容貌也必须端端正正、不可以苟(马虎随便)。此处容貌亦有言行举止之意。

       慎戒必恭。慎,谨慎;戒,警戒;慎戒:谨慎戒惧。严于律己必须恭恭敬敬。亦有恭恭敬敬地反省自己、自警之意。

        恭则寿恭者,敬也;恭敬,谦逊有礼貌。在貌为恭,在心为敬(《尔雅》)。只有恭恭敬敬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才可以长久(长寿)。恭则寿,对人而言,是长寿;对国家而言,是长治久安。

        结合背景进行分析,带之铭提出了修身的方法、要求、结果。方法为每日就寝熄灯前后,要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求为“修容”、“慎戒”,必须恭恭敬敬地严于律己;结果是长期以往则自己会长寿、国运会长久。修身之要在于恭,坚持修容必恭、则会延年益寿;于国而言,施仁政、仁者寿。

        书法大师启功认为:“恭则寿。书恭则书寿,人恭则人寿。”一语中的。

太 公 垂 钓

        太公,就是姜太公、姜子牙。

图4 姜太公

姜太公(约公元前1128-约公元前1015),本名姜尚,姜姓,字子牙,曾被封于吕地,故又称吕尚,被尊称为太公望。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姜太公是西周文、武、成王三代的主要政治、军事宰辅,其"佐天子为圣臣,治邦国为圣君",为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卓著功勋,是齐国的开国始祖。太公垂钓则是发生于商周时期的传说故事,描述了太公文王、助周朝强盛的一段佳话。

图5 渭滨垂钓图(明 戴进)

        故事源于《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说的是吕尚隐居,年已七旬,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打猎时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国师。后吕尚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正源于此。

        如图5所示为明代画家戴进所作《渭滨垂钓图》,画面上,山峦高耸如屏,柳树随风飘荡,河面云雾弥漫,河堤岩石环绕,正是柳荫垂钓好去处、只钓王侯不钓鱼。人物栩栩如生,地上的豹皮、钓具点出主人翁姜太公渔隐的生活,他与周文王两人拱手交谈,相谈甚欢;周文王的侍骑五人,耐心等待在树丛右侧,目睹着这一历史性时刻。精心描绘了周文王拜访在渭水边隐居垂钓的姜太公、邀请他入朝辅政的故事。

        七十遇文王,挥师灭殷商;仁者恭则寿,护民万世仰。此枚吉语花钱,描述了姜太公人生两个辉煌的片段:一是太公七十遇文王(太公垂钓),二是太公精心辅武王(恭则寿)。同时也宣扬了修身立德的理念:人当有志,有志不在年高;恭则寿,仁者寿。

        孔子有云:仁者“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是对恭最好的注解之一。

护民之神姜太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