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海戏蟾为人间

 童心驰骋品泉 2019-11-08


图纹花钱,是两面都由图案花纹铸成的花钱;图文花钱,是两面由图案和文字或者一面图案、一面文字铸成的花钱;也可以统称为图文花钱。在钱币上表现神话人物故事,是图纹花钱独特的表现手法,使花钱和我国古代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了相通之处(如年画,玉、木、石、砖、金属等的雕刻,剪纸,刺绣等)。用花钱表现的神话故事有钟馗打鬼、张天师除妖、麻姑献寿、董奉修仙、周处斩蛟、田真哭荆等。这类花钱,有的独立成枚(表现一则神话故事),有的与吉语合成,有的与生肖合成,有的与八卦合成,等等,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刘海戏金蟾,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刘海戏蟾的故事,至迟在北宋时便已产生了。北宋词人柳永《巫山一段云》中有这样的句子:“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可见,当时已有刘海蟾狂戏蟾的戏曲演出。刘海蟾戏蟾最初的目的是除蟾祟,所以刘海蟾所到之处,蟾声消绝。考究起来,其所谓“戏”是一种巫术动作。《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邵武县志》说:“刘海蟾,名元英。……或曰:元英本名海,尝以道力除蟾祟,故称为海蟾云。”其卷二五一引《凤阳府志》云:“唐刘海,旧传呼蟾于县治西北井中,今井在城内,濠多水,夏无蛙声。”刘海戏蟾的故事几经演变,喜剧色彩越来越浓,刘海的“戏”的巫术驱邪意义逐渐消失,蟾已不再是除祟的对象,而是施行法术的灵物。明朝李日华《六砚斋笔记》说:“皇越石携来四仙古像,一为海蟾子,哆口蓬发,一蟾玉色者戏踞其顶。手执一桃,连花叶,鲜活如生。”民间有关刘海捉金蟾的目的又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刘海以金蟾为食。金蟾是民间信仰中的灵物,刘海以之为食,说明他神奇非凡。一说刘海捉金蟾是令金蟾吐金,施济天下穷人。金蟾是民间传说中能吞吐金钱的灵物。把蟾与金钱联系起来,可能是由于蟾身布满类似金钱的斑纹的缘故。刘海捉金蟾的方法是根据金蟾的“习性”,以一串金钱引诱并钓住它,即民间所谓“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由刘海戏金蟾演变为钓金蟾,其行为的目的也由除蟾祟演化为获取金钱,刘海遂成一位财神。这位财神爷以其特殊的本领给人间带来金钱,他钓金蟾,金蟾则吐出金钱,金钱又被源源不绝地撒布到人间。

 图纹花钱“刘海戏蟾”正是描述这一神话故事。该币阔缘、圆穿,两面均为刘海嬉戏的图纹,没有文字。我们先欣赏其两面:

        图中表现了刘海用缚着一串金钱的绳索和金蟾玩耍的情景。刘海喜笑颜开,飘飘欲仙,似腾云驾雾,一手以金钱钓金蟾,一手在指点金蟾,让金蟾吐出金钱给人间。

 图为刘海是一副欢天喜地的胖小子模样。刘海袒胸露怀,蓬头赤足,双手捧腹大笑,表现了戏金蟾、金蟾吐金钱给人间后的快乐。该图亦有人认为是一团和气。

 在同类题材中,这枚花钱的图纹是比较少见的。其独特之处其一是穿所起的特殊作用:上图的穿构成了刘海与金蟾嬉戏的空间;下图的穿巧妙地构成了刘海袒露的胸怀。使人在欣赏该枚花钱时,产生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其二是图纹充满了喜气,充分表达了刘海为人间施财致富的乐趣,使人间充满了喜气;刘海的形象活泼可爱、亲民可敬,似神仙又似邻家胖小子。使得该枚花钱令人爱不释手。

 刘海戏金蟾同类题材的花钱为数不少,下面我们再欣赏常见的几枚图文花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