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师父李可老中医讲解真武汤属理中汤类方

 踏遍青山的中医 2019-11-08

                                 贯一明医堂制

真武汤证(属理中汤类)

1,            筋惕肉瞤    2,振振欲擗地   3,眩晕   4,心悸,浮肿…

1,            引伸:一切风木妄动之证象,小儿双目眨动不停,大人不定处肌肉突突跳动,上下眼睑跳动,面肌痉挛…

部位:脾所属。

治则:补土生火,壮元阳以消阴翳。

性质:木克土。

2,   34

水气痰饮。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痰饮之根(水泛为痰,阳不化阴)

 病在三阴,太阴统之。

 脾胃为釜,釜中之物,唯火可以熟腐、运化、散精于五脏。

 故,脾胃本病,理中,小建中。牵涉釜底之火,则大桂附理中,补火生土。若见 生克乖乱,但扶其正,听邪自去。

       如木克土不单是木气强,重点是土气虚,土旺则自不受克。

       难经提倡之隔二隔三疗法,我很少用,但特别注重“虚则——补其母。”(东方虚,西方实,补南方,泻北方,以中气为圆运动之轴。)

       我治数百例小儿眨眼病,见此等病人大多面黄肌瘦,精神萎靡不振,食少便溏。便知皆因太阴不升,直接用理中汤,十天半月即大为改观,以桂附理中收功。30岁前还注意“抑”木,用一些平肝熄风之类,实是画蛇添足。而且“木”气,乃生生之气,张锡纯叫作“生命的萌芽”。岂敢任意摧残!(镇肝,伐肝,泻肝!)

       真武汤之用白芍,乃降胆(甲木),再复以敛之,使升发太过的肝气(乙木)回归肾水之中,成为坎中一阳。只有“降”的到位,才能生化无穷。故“十一脏取决于胆”奥义在此。

       一切属于少阴、太阴两虚之证,真武汤完全可以胜任。

                        2011年太师父李可老中医写于羊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