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脸移植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大科技杂志社 2019-11-08

2007年夏天之前,住在美国的埃尔顿还是个漂亮的女护士,但一场厄运之后,她美丽的容貌便和春天娇艳的花朵一样彻底凋零了。

一天深夜,她的前夫带着一根棒球棍和一瓶工业用烧碱闯了进来。这个男人棒球与烧碱并用,把她的脸彻底毁掉。被毁了容的埃尔顿护士一直昏迷了3个多月才醒过来。醒来时,她的全身已遍布绷带,到处是植皮手术的痕迹,看起来活像一具木乃伊。尽管此后医生们陆陆续续为她做了几十次植皮修复手术,但她的容貌依然不堪入目,而且她再也无法眨眼、微笑了,甚至连用鼻子呼吸都十分困难。

埃尔顿不是遭受此类痛苦的唯一一人,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也像她一样遭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医学界难道对此已经束手无策了吗?不是,专家们还有一张最后的“王牌”——人脸移植。

真实的“画皮”

把人脸移植变成现实,让其从科幻里走出来,是许多医生的梦想。从1965年开始,医学界就向人脸移植展开了缓慢的“进军”。为了对抗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医学专家们研发了抗排异反应药物;为了提升临床操控能力,我们发展了显微镜手术技术——它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掌控人类躯体的复杂结构。

然后,当器官移植日趋成熟,医生们开始认真考虑下一个问题:能否将与器官紧密相连的皮肤、肌肉、神经甚至骨骼整体移植?1998年,医生们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们成功地将一只人手移植到了病人的断肢上。这例手术成为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在此之后,异体复合组织移植便开始了蓬勃的发展。

终于,2005年11月27日,在法国亚眠,医生们进行了世界上首例人脸移植手术。他们耗费了15个小时,成功地将一张脸换给了另外一个人。之后,世界上又相继有30多人接受了人脸移植手术。2013年2月,被前夫毁容的埃尔顿也被推上了人脸移植的手术台。

我们看到,在影视剧《画皮》里,狐妖栩栩将小唯的皮剥了下来,将其贴到了自己的脸上完成了换脸过程,就是这样,才有了妖娆的小唯。显然,现实中的换脸不可能像画皮当中描述的那样简单麻利,在真实的世界里,人脸移植绝对是一个浩大、复杂的工程。那么,在现实中,换一张脸具体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呢?

手术变脸全过程

首先,要对病人是否适合移植进行各方面的检验,包括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埃尔顿为了验证自己是否能接受人脸移植,在确定接受手术的几个月里,一次又一次赶两个小时的车程前往波士顿接受繁杂的医学和心理检查。免疫系统会不会对手术产生大的影响?头部的血管、神经系统和肌肉群状况如何?这些状况医生们都需要掌握。除此之外,心理学家还评估了埃尔顿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承受能力,来判断她能不能承受手术带来的压力。

当通过了各种术前检查,接下来便是要为病人寻找合适的人脸供体。而对于供体,人脸移植手术要求非常高。人脸捐献者必须是脑死亡的,而且,还要保证脑死亡捐献者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给不间断。也就是说,在手术之前,除了脑,捐献者的其他生命体征还要继续维持,因为只有这样,捐献者的脸才是可用的。此外,捐献人的皮肤色调、肌理也必须和病人高度匹配,同样,年龄和性别等等也有类似的要求。因为合适的供体不好找,所以找供体会耗掉大量时间。为了一张“新脸”,埃尔顿足足等了14个多月。

找到了新的脸后,医生们便可以开始人脸移植手术了。但人脸手术是个慢工细活,在进行手术之前,医生们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一个由8~12名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利用计算机创建脸部三维模型,并将模型投射到病人脸部,然后开始对脸部的操作进行详细规划,哪些血管和神经需要连接,哪些地方需要开刀和缝合,这些细节都要考虑周全。接下来,他们还要在其他器官捐赠人的遗体上练习移植,以锻炼相关技巧。练到什么程度呢?做梦都在做手术!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就可以进行人脸移植了。手术时,病人和人脸捐献者被推入同一手术间,两组外科医生将协助完成手术,第一组小心地将捐献者面部的组织切割下来,同时,另一组将病人受损面部的组织剥离。然后,便到了最关键的一步——人脸连接。医生们会仔细地将分离下来的人脸血管与病人的脸相连接。这一步骤成功了,人脸移植就成功了大半,原本苍白的脸会慢慢呈现血色。血液缓慢滋润着移植过来的那张脸时,医生们还要仔细连接皮肤下错综复杂的神经网络和肌肉组织。这里的每个连接都至关重要,因为关乎着人脸的每个功能,眨眼或者微笑。一旦出错,就可能意味着病人再度丧失了眨眼或者微笑的机会。最后,医生会将整张脸准确缝合在病人的颅面上。

到现在,人脸移植算是完成了。但是,人脸移植带来的危险远远没有结束。

镜子里的另一张脸

对于埃尔顿来说,人脸移植赋予了她一次新生,因为她再次拥有了一张可以微笑的面孔。可是,这次移植也为她增添了许多麻烦。尽管人脸移植手术中一直风险重重,尤其是在人脸分离和神经重连的过程中,但更严重的危险和不确定性在手术之后才慢慢浮现:对于新的面孔,病人在生理上是排斥还是接受?另外,病人能够在心理上坦然面对镜子里的另一张面孔?

对埃尔顿来说,前者的问题更加严峻。因为人脸手术之前,她已经接受了很多植皮手术,所以她的免疫系统变得更难驯服。在各类刺激下,她的免疫系统已经试图杀死任何外来的组织。事实上,换脸刚结束后不久,她的身体就开始了一轮接一轮的“排异防御战”。于是,医生们不得不冒着她的生命危险,不间断地向她体内注射免疫抑制剂。为了驯服埃尔顿的免疫系统,医生们整整花费了6周时间。不过,经历了这些磨难之后,现在她新的面孔正开始渐渐恢复,可以合上双唇,可以更加清晰地说话和呼吸。

然而,这些恢复是有代价的。为了防止新一轮的排异现象的发生,与其他接受人脸移植手术的人一样,埃尔顿将在免疫抑制药物的陪伴下度过余生。并且,她也要承受这个不得已而为之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抑制了免疫系统的活动,做过人脸移植手术的人会比平常人更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而除此之外,变脸带来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心理治疗能帮病人度过这个认知难关,但他们难免还会为新的面孔进行一番激烈的心理挣扎。至今,精神健康学家们对于此类手术的潜在影响依旧持有保留态度。在人脸移植的问题上,我们还有很多障碍需要克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