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头痛的方法分享,针灸穴位宜少不宜多

 打遍天下的酱油 2019-11-08

头痛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外感风寒风热、体质亏虚、过度劳累、七情太过、外伤等等原因,都有可能引起头痛。一般来说,新发的头痛多是实证,慢性的头痛多是虚证。而且头部疼痛多数有明显的分区,比如前额头痛属阳明经,多是胃经有热,两侧头痛属少阳经,头顶疼痛属厥阴经,多与情绪有关,后脑疼痛属太阳经,多是感受风寒等外邪作祟。

古今中医对于治疗头痛很多都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所以我也将我知道的分享出来,抛砖引玉:

宋代名医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里面写到他自己因为年轻时经常秉烛夜读,日积月累,三十多岁时开始出现脑袋冷痛,怕见凉风。稍微喝多一点酒,就会感觉脑袋像是要炸开似的。最后尝试着灸囟会穴,坚持一段时间后,竟然完全好了!以至于从此王执中在治疗头痛眩晕或者鼻流浊涕不止时,经常会先灸囟会穴,效果很好!

司马迁的《史记》中也记载了一则故事:汉朝时期,菑川王有一天洗头之后,没等头发干就睡着了。醒来后就开始头部昏昏沉沉开始疼痛,以前额为主,浑身发热,内心烦躁,于是召淳于意过来诊治。淳于意用凉水拍他的额头,并针刺内庭以泻热邪,病很快就好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内庭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具有清热的作用,此时用来治疗湿热头痛,正是合适!

中医治疗头痛的方法分享,针灸穴位宜少不宜多

高武的《针灸聚英》中记载了李东桓的师父张洁古先生曾患头痛,每次发作时两颊发青发黄,头晕目眩,昏昏沉沉,恶心却又吐不出来。此乃风痰阻络,病在厥阴、太阴。所以先生艾灸侠溪穴、口服玉壶丸,一段时间后,就完全治愈了。

魏之琇的《续名医类案》中,娄全善大夫治疗过一位头痛多年的老年妇女,每次痛起来就像是针扎一样难受,面色晦黯,脉络紫黑,这是有瘀血的表现。于是针刺瘀黑的血络放血,放出的血就像是墨汁一样。再根据头痛归经进行针刺治疗,这样就痊愈了。

中医治疗头痛是要讲求辨证的,或是因寒而痛,或是因热而痛,均可以灸囟会;或是湿热作怪,此时可取胃经荥穴以清泻湿热;若是因痰而痛,可取侠溪以息风通络;若是瘀血而痛,则可以采取放血以除瘀。

另外,本人在治疗头痛中,还经常用到这几处穴位,第一个是印堂与发际连线中点处附近敏感点,第二个是肘关节附近,尺骨鹰嘴下3寸处附近敏感点,第三个是手心处,大约内劳宫附近敏感点,第四个是中指指尖附近敏感点,每次治疗时根据患者病情只选用1-2个穴位。针灸治疗头痛,我的经验是取穴越少,效果越好,有时一个穴位就能解决,可谓力专而效宏!

个人拙见,希望能够帮到更多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