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片量与影评

 西风影评 2019-11-08

怎样才能写好影评的问题下,有一个答案其导师对《白气球》的解读很搞,完全是在瞎扯(参看:德黑兰的老司机);“没有刷片一千部以上的,根本谈不上有资格去评论”,感觉也过于武断。

我删过一个怎样评价中国影评人的答案,大意:不针对谁,我脚趾头写的也比他们强。主页简介“大陆最优秀的原创历史、文学、影视评论”(虚荣或事实,由读者评判),不是我有多强,而是他们太LOW,连艺术欣赏的门在哪都没摸着也敢信口开河指点江山。

学院派讨论《白日焰火》、《天注定》,这种一目了然的作品也在胡说八道,终于忍无可忍。有位人格闪亮、我非常尊敬的老教授私信跟我聊了几句,没谈具体问题。同事什么货色他最清楚。大陆最高电影学府就这种水平,余者不问可知。

影评确实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黑皮书》(2006)有个经典镜头:

 

有影迷惊呼“好萌”,还有人评价:“典型荷兰式的放荡小情趣(阿姆斯特丹是欧洲最情色的香艳之都,也是本片导演范霍文的故乡)…不过联系前后剧情,这个场景略显虚假刻意,女一号的家人刚刚被纳粹在船上灭门屠杀,她哪有心情在街上与德国士兵发骚调情?难不成是天生贱坯?还是彻底的没心没肺?”

范霍文看到这些评论很可能会哭,因为这个镜头明明是在致敬布拉格玫瑰:1968年苏军入侵布拉格,姑娘、小伙纷纷以短裙、亲吻折磨苏联军人的情欲。

即便不知道这段历史,不知道是在致敬布拉格玫瑰,联系前后剧情,“正常”观众也完全可以看出背负血海深仇的女主是在故意折磨德军,绝不会想到什么“发骚调情、天生贱坯”、“好萌”。

我的意思是,知识储备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影片,但不必过分抬高门槛。

没看过《罗拉秘史》(1944),你不可能知道《消失的爱人》(2014)从小说到电影都在抄袭、致敬这部四十年代的黑色经典,但观众因此就无法看出《消失的爱人》剧情上的漏洞?

不了解古罗马、麦卡锡主义就看不懂《斯巴达克思》(1960)、《弗兰西斯》(1982)?

没读过日本文学史就看不懂《放浪记》(1962)、《火宅之人》(1986)?

没看过小津安二郎,就感受不到森田芳光《家族游戏》(1983)对日本电影文化和教育的批判、讽刺?

人性都是相通的,感动我们的唐诗宋词,在文化隔阂和翻译造成的语感“损失”的情况下,依旧让庞德等欧美意象派大诗人五体投地;欧美观众不了解中国历史,也很少看中国电影,《小城之春》、《黄土地》、《孩子王》、《霸王别姬》、《小武》、《鬼子来了》照样看得津津有味。

不入流的爱好者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拿所谓的门槛掩饰自己的无知。

艺术创作没那么神秘,无非是好看、高端,好看指的是所谓的质感,高端是建立在质感基础上的象征和隐喻;作品的容量都是有限的,象征和隐喻就是对这种有限的升华。

艺术创作和鉴赏达到一定水平,是知识储备、价值观、人格的体现,是对历史、人性的深刻洞察。影评门槛不高,要在海量影评中脱颖而出确有一定难度,但经验告诉我,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可以迅速提高影评写作的水平和能力,好影评就是精准评析影片的质感,引领读者感受建立在质感基础上的象征和隐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