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球”融化物种爆发

 大科技杂志社 2019-11-08

地球曾经是个“雪球”

我们现在都在为全球气候变暖而苦恼,殊不知有许多证据表明,在距今大约6.35~7.5亿年前,地球表面大部分都被冰雪覆盖着,赤道地区的严寒跟极地地区不相上下。假如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可以从地球的一极一路滑冰到另一极。这就是目前被国际地理学界广泛接受的“雪球地球”学说。

但地球变成“雪球”并非一日之寒。因为地球一旦冷到一定程度,有一个机制自会保证它越来越冷,直至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雪球。这个机制就是:冰雪反射太阳光,使地球变冷,而地球变冷之后又会促使更多的地方结冰或者降雪;更多的冰雪意味着反射更多的阳光,于是导致地球进一步变冷……

至于什么是地球变冷的“第一推动力”,目前学术界还莫衷一是。有人说是超级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时会向大气抛出大量火山灰,这些火山灰将把很大一部分太阳光反射回去,所以地球就变冷了;有人说是太阳活动的变化,根据热力学定律,一个行星表面的绝对温度与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的1/4成正比,因此太阳辐射只要每下降10%,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就要下降大约7℃……

那么后来“雪球”为什么又融化了呢?在这一点上,大家的意见又是一致的:当全球的海洋都结冰之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就中断了,于是火山喷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逐年在大气中积累,地球的气温开始回升,冰雪逐渐融化,二氧化碳溶于海水的过程才恢复正常,于是地球才变成现在这个模样——两头戴着冰制的“瓜皮帽”,中间是生机盎然的大陆和海洋。

献给海洋的一份“盛宴”

几乎紧跟着“雪球”融化,地球上还发生了另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即寒武纪物种大爆发。距今大约5.3亿年前,地质史上被称为“寒武纪”的年代,在短短几百万年的时间内,海洋上出现了大量像三叶虫、奇虾之类相对较大、较复杂的多细胞动物,而在这之前,生活在海洋里的多是简单的单细胞生物。

对于物种大爆发的原因,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假说,至今还没有定论。不过之前,谁都没有把寒武纪物种大爆发和地球“雪球”融化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多数人认为,这两件事情同时发生不过是巧合。直到最近,才有两位美国科学家提出,也许正是地球“雪球”的融化引爆了寒武纪生物的进化。

这两位科学家通过一种海底沉积物来推算远古海洋中的磷含量,他们在从地球不同地点采集的7份样品中发现,磷含量在地球“雪球”融化时期有一个激增。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雪球”融化时,冰川融水冲蚀地表,把土壤和岩石中包括磷在内的矿物质和营养物质都带到了海洋里——当然,在这里磷不过容易估算罢了。

这就相当于“雪球”融化时,陆地向海洋奉献了一份“营养大餐”。这份“大餐”滋养了很多海洋生命,首先受益的是海藻等浮游生物。我们知道,早期地球大气中是没有氧气的,氧气完全是后来生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为什么寒武纪之前的海洋生物都那么小、那么简单,一个占主流的观点认为,在过去的岁月里,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增加得很缓慢,海洋生物的生长就受到了限制(我们知道,生物“个头”越大,每次呼吸需要的氧气量就越大,假如氧气浓度不够,为了保证每分钟吸进足够的氧气,它就不得不加快呼吸,这会加重呼吸系统和 心脏的负担,使之衰竭)。当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光合作用加强了,寒武纪时期地球大气中氧气的含量骤然增加,由此触发了大而复杂物种的大量出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