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赛美教授: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甲亢.性早熟”极效医案

 中医药方便 2019-11-08

图*广州中医药大学李赛美教授

李赛美教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医生就是靠疗效说话,疗效就是金标准。

授课时,李教授不仅分享文字医案,还录制了专门的教学视频医案。每一个医案都是疗效显著的证明。

那么,为什么李教授在临床能够有这么好的疗效呢?

今天,小师妹整理到了李赛美教授临床诊治内分泌相关疾病的经验思路及医案5则。让我们花3分钟一起学习吧!

 从整体出发

从整体出发,注重调整阴阳以恢复人体内分泌功能的平衡,内分泌疾病出现腺体功能紊乱者不过两类:

一类是激素分泌过多, 腺体功能亢进;

另一类是激素分泌不足, 腺体功能减退。

中医学认为, 阳主动而阴主静, 阳主化气, 阴主成形。

腺体功能亢进者多为阳亢阴虚, 功能减退者多为阳虚阴盛。

治疗时既要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又要注意壮阳时须阴中求阳, 滋阴时须阳中求阴。

案1

性早熟

王某, 为一性早熟女性患者, 不足 8 岁。

因长期饮用牛奶出现乳房发育, 阴道流血, 面色潮红, 烦躁不安, 舌黯红, 苔薄黄, 脉弦细略数。

中医辨证为肝火亢盛, 肾阴亏虚。

治以清肝泻火, 滋养肾阴, 方以清火救阴汤加减,

药用:

黄柏、知母、龙胆草各 10g,蒲公英 20g

决明子、山楂、山茱萸各 10g,生地 20g 

玄参、泽泻各 15g,车前子 12g,石斛 15g

水煎服, 日 1 剂, 连服 7 剂。

此后以本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 治疗3个月后, 症状消失, 已发育的乳房回缩。

案2

周期性皮质醇增多症

李某,女,38岁。为一周期性皮质醇增多症患者。

从内陆移居广东后, 因不适应湿热气候, 每年5~ 8月即出现食欲旺盛, 体重明显增加, 

声音低沉嘶哑, 面部痤疮, 满月脸,水牛背, 闭经, 舌淡, 苔薄白, 脉沉细无力。

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 

治以温补脾肾为主, 佐以滋阴, 方以二仙汤加减, 

药用:

仙茅、淫羊藿、黄柏各10g, 龟板20g

 三七10g , 紫河车15g

菟丝子、桑寄生各30g , 车前子20g

五爪龙30g , 郁金10g, 麦芽30g

日1剂, 连服10剂。

食欲减退, 体重稍减轻。

在原方基础上去黄柏、郁金、车前子、加桃仁、红花各10g, 皂刺15g,以活血化瘀, 服药1月后月经来潮。

再去活血之桃仁,红花,皂刺, 加阴阳并补之女贞子、续断、墨旱莲各15g, 坚持服药1年后,诸症消失,未再发作。

脏腑辨证

五脏之中强调肝脾肾,中医学认为,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人体之元阴元阳皆藏于肾,

五脏六腑之功能全赖于肾中元阴之滋润,元阳之蒸腾、气化;

肾主骨、生髓, 肾精的滋润、温煦可以促进气血的化生和人体的发育、成熟,内分泌疾病中出现的脏腑功能亢进或不足、生长发育之异常皆以肾为其病本。

肝主疏泻,可以调畅气机,气机调畅则脏腑功能协调,气血津液输布正常。

肝又主藏血,气血充盛、调畅,女子之月经才能正常来潮。

若肝失疏泻,郁而化火,可灼伤肝阴、肝血,出现肝阴虚、肝血虚之证。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又主运化水湿,防止痰湿停聚。

内分泌疾病中出现的虚证、痰湿之证亦可从脾论治。

案3

月经不调

张某,女,47岁。

近1年来,每次月经均推迟,月经量少,色淡,伴两胁胀满,腰膝酸软、乏力,舌淡,苔白腻,脉弦细。

头颅MRI示:垂体腺瘤(大小约8mm) 。

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血亏虚, 

治以滋阴养血, 兼以疏肝理气为法, 

药用:

五爪龙30g, 太子参、茯苓各15g

山茱萸12g, 菟丝子20g

首乌、黄精各15g , 柴胡、枳壳各10g

白芍12g, 炒麦芽30g , 百合20g

水煎服, 日1剂, 并用炒麦芽泡水代茶饮。

1个月后症状消失, 月经恢复正常。

案4

甲亢

刘某, 男, 35岁。

因患甲亢,服他巴唑10mg,每日3次,连服2个月后,出现倦怠嗜睡,乏力,四肢发凉,面色苍白,食欲减退,腹胀,

舌淡嫩有齿痕,苔白腻,脉细无力。

查甲状腺功能示:FT3、FT4、T4均显著降低,

诊断为药物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

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 

治以温补脾肾, 方以右归丸加减, 

药用:

熟附子、熟地各10g,枸杞、山药各15g

山茱萸10g, 菟丝子20g, 杜仲15g

党参、茯苓、白术各10g

水煎服,日1剂,他巴唑减量为5mg,每日3次, 

1个月后, 症状消失, FT3、FT4、T4均恢复到正常范围。

应用活血药

内分泌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关系密切, 李教授在治疗内分泌疾病时非常重视活血药的应用。

不但在治疗闭经、浸润性突眼、单纯性甲状腺肿等有明显瘀血内阻征象的病证时使用活血药, 

而且在治疗内分泌疾病手术治疗后引起的腺体功能减退时, 也要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酌加皂刺、丹参、桃仁等活血通络之品。

她认为, 活血药能预防手术后引起的腺体增生, 并协同诸药促进残存腺体的分泌,使其保持一定的内分泌功能。

对于这类由于手术引起的并发症, 现代医学主张激素替代治疗, 长期使用激素可以导致残存的腺体萎缩、功能丧失, 只能终生服用激素。

而中医治疗则可以促进残存腺体的分泌, 最终停止用药, 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并节省了医药资源。

案5

颅咽管瘤手术后

刘某,女,18岁。

因颅咽管瘤手术后, 出现闭经, 乳房萎缩, 面色白, 神疲乏力, 畏寒肢冷, 纳差便溏, 

舌淡嫩, 苔薄白, 脉沉细无力。

查血浆促性腺激素(FSH、LH) 、催乳素(PRL) 、促甲状腺激素(TSH) 均低于正常, 

经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雌激素后月经来潮, 但仍乏力, 纳差, 肢冷, 易感冒。

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 治以温补脾肾,

药用:

紫河车15g, 巴戟天、熟地各10g 

菟丝子30g , 茯苓15g,白术12g

党参20g, 五爪龙30g

黄芪、桑椹各20g

仙茅、皂刺各10g

水煎服,日1剂,7剂后,以此方为基础随症加减,服药1年后停用激素,月经恢复正常,症状消失。

李赛美教授,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 勤学博识, 师不泥古, 在辨证治疗内分泌疾病时, 不仅注重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及整体观, 

而且善于汲取中医药的现代研究成果, 对内分泌疾病的中医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