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的心法——本地风光

 mm好人一生平安 2019-11-08

禅宗站在般若的基础直指人心

原始佛教侧重的修行方法是苦集灭道(四圣谛)与八正道。到大乘佛教时,智慧深广的菩萨们自八正道与四圣谛中摄取精要,直接教人观诸法如梦如幻,使心无所住、无所执。大乘般若的方法比起原始阿含的教法,是更精要的。

在般若空义的熏习下,根基深的人,光读诵般若经典,就能马上相应而得开悟;即使因定力不足,致使过去曾有的悟境退转,当再度吟咏般若教典时,悟境也能重新恢复。

比如,当他吟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或是「若菩萨欲度众生即非菩萨,若菩萨欲修禅定即非菩萨,若菩萨欲对治烦恼即非菩萨,若菩萨欲求佛果即非菩萨,若菩萨欲求法眼净即非菩萨」等经文时,都可能豁然领悟,心花开放顿见本来。

利根或曾经开悟过的人,与般若经较容易相应,但一般修行人却很难如此,常是在看经典的当时,感觉:「啊!真好!」一片光明与清凉的觉受,但这只是浮光掠影而已,等一下遇见不如意的事,照样生起世俗计较之心,悟境又退转了。

又如读地藏经时,读到「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罪业」时,虽然当下生起了忏悔心,不再自大我慢,但转个头与人聊天,悟境又不见了。般若法门虽然精要,但困惑初学行人的是——不知如何长养圣胎。

如果说般若法门是站在阿含道的基础,则禅宗的心法便是站在般若法门的基础来指导修行人的。禅的祖师们,由于深明大乘般若的解脱原理,再加上自身的创见,以及对中华文化孕育下的众生性的了解,因此,在指导修行的方法上,比般若教法更为直接,在对象上也更为广泛,不限利根及开悟过的人而已。这是禅法殊胜之处。

禅师是以直接的方式将般若无罣无碍的境界,直接以言语或动作指点学人,在禅师捏拿得十分适当的时机下,学人每每忽有领会,心花怒放,这时学人倘去翻看经典,会不觉哈哈大笑,原来经典都在描述此刻的心境——在这样的法喜当中,戏论皆灭、罣碍全空。

倘若有人问你「达摩厉害,还是密勒日巴厉害?」性格如果较斯文的,会对他笑一笑;学人如果是动作派的,则可能踢他一脚!但是一般而言,学人这种状况无法维持很久,这是因为业习的关系,导致悟境退转。

但这是没关系的,因为禅师不但能直接将般若无碍的境界指入你的心中,同时也能教你长养本地风光的方法──这也是禅师厉害的地方。他用什么方法呢?他只告诉你──「莫污染」三个字而已。长养本地风光的方法很简单,关键处只在于:你是否依教奉行。只要肯照着做,很快便可到家。

倘若「莫污染」这三个字的涵意你不懂,禅师会另外告诉你「莫于境上生心」;如果有人还是无法会意,那么禅师会另外指导你「不要『指涉』就好了」。从外表看来,「莫污染」、「莫于境上生心」、「莫指涉」、「莫发射脑波」、「莫构造符号概念」、「莫说『它』是什么」……等等,用字虽然不同,其实方法都是一样的。

但是一样的方法,有的人直指一次就到家了,有的人却要经善知识直指好几十次才能稳定,这之间的差异和每个人原本的基础有关。

大悟中悟小悟的差别

例如六祖,他只悟一次就到达法眼净位了,但这样的例子很少。日本的白隐禅师说他大悟八次,小悟不计其数;临济宗的大慧宗杲禅师也自述大悟十八次,小悟好几百次。但不管大悟、中悟、小悟,其内容是颇为一致的,之所以有大中小的差别,主要系根据会不会退转以及所悟之境对生命产生多大的变化来判定。

如果只用知性理解,当然只是小悟;如果是用整个心、整个生命换来的,那就属中悟、大悟了。所以尽管同样都是「悟」,但浅深有别。有的人,在「五百元」与悟境之间让他选择时,他选择的是五百元,那么悟境对他生命的影响就相当有限了;但有人为了保护悟境,甘愿忍受艰苦,甚至舍身弃命,这就是大悟了。

总而言之,正统的悟境其内容都一样,皆会使人对人世生起舍离之志。而大悟、中悟、小悟的差异,主要系根据会不会退转,以及学人对悟境的重视程度来区分的。

禅的体验是全人格的,因此人格是否健全,攸关前述的悟境退或不退。如果有人自称对禅很通,可是衡量其人格却是低劣的,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假禅师。「假禅师」我指的是,虚有禅师之名及广博的禅学知识,但其实是没有过人的胆识、气节与修养的宗教师。

因为禅是生活的禅,也是人生智慧和处世经验的总合。心胸、气度、胆识、品格没有过于常人,怎么可能是禅师呢!

我常说:「流氓做不起,不能做禅师。」流氓的行为,当然有可议之处,但流氓也有值得人们敬重学习的地方,那就是气魄。一个气魄不够,畏首畏尾的人既不够格当流氓,也不够格当禅师。

「禅师」如果只是徒具显赫的学历,并广交名流,却缺乏随时活在眼前一瞬的定力,这样要如何指导他人超越生死的恐惧呢!古代的禅师是能够指导「宫本武藏」、「东邪」、「北丐」等英雄豪杰修行的。而心念闪烁不定的「禅师」要指导人家什么呢?

除了人格成熟与否,以及是否具备胆识气魄,会影响悟境退或不退之外,是否通达教理哲学,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悟境能否维持在稳定状况。悟前倘对于大小显密的教理已经颇为通达,悟后也较不会退转,即使偶尔退转,也会因忆起读过的经论,很快地又回到悟境之中。所以研究教理哲学,对修行也是有帮助的。

渐修与顿悟

一个人在被指导「本地风光」之后,能不能很快到达悟见不退转的法眼净位,决定在基础是否扎实。如果基础不好的话,禅师有两种方法可以指导你。

第一种是渐修。善知识不但随时提醒你,不要「少了一头牛」似地迷失当下的悟境,同时也愿意回答你有关哲学上的疑问,以帮助你打通思想观念上的矛盾,此外也指导你做人的道理、练就一心一境的禅定个性等,以补过去不足的基础。

第二种是顿修。善知识当你悟境退转时,不指导你做人的道理,不教你如何修习禅定,也不回答你诸多佛学问题;而是直接指向无明戏论的起处,告诉你「你又来了!你又离开本地风光了!」他指导的特色是在同一个迷昧点打你一百次,直到你见地上没有丝毫驳杂混淆,行持上没有丝毫贪恋罣碍为止。此外的一切,不谈、不教也不理睬。

一个人的解脱,固然不能说是很简单,不过也不困难,因为解脱原本是单纯的事,每一个人都有潜力在这一年、这一个月或在这一天完成解脱。可是为什么真正解脱的人却如凤毛麟角的稀少呢?在第一堂课我曾提及──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被误导了。

为什么说「解脱是一件单纯的事」呢?因为无论阿含、般若或是禅,解脱的原理简单的说只是「不要污染」与「不要执着」而已。知见精确明丽不受污染即得法眼净,心里没有贪恋执着就是涅槃。

知见精确明利包括「知灭境」、「知趣向灭境的方法」以及具有「趣向灭境不退转的动力」。对大部份的现代禅同修来讲,知灭境比较不成问题,但要进一步知道趣向灭境的方法,可就不是每个人都懂了──尽管方法本来也是很单纯。这个单纯的方法,还是「莫污染」三个字而已。

「莫污染」,什么叫做莫污染呢?莫污染──只是叫你不要于一切事物贴上标帜而已。

顿悟顿修指导实例

曾有位同修刚接受本地风光的指导,满心欢喜,感觉自己已经全都明白了。我问他:「回去要怎么修?」他说:「我回去就常常活在眼前,让它安定下来就好。」我说:「『安定』是什么东西呢?」他才恍然察觉刚才又迷昧了。这样说你们能了解吗?这个例子的意思是说,这位同修又在「污染」了──在不可言诠的万法之中,产生「安定」感的错觉。这是微细的邪见,他自己看不到。

又比如,昨晚我与一位同修独参,在指导过本地风光之后,他很高兴。过一下子,他问我:「那我回去之后,是不是一切都不理睬就好了?」我反问他:「『一切』是什么?」他这时才又警觉到,自己又不守本份,忍不住那单纯、清净、无事的心境。

还有,许多人在坐禅的时候,常会自言自语:「今天坐得不好,坐得很乱。」这也是一种「污染」。同样是自己又在静默存在的境相上,增添名言概念的现象。佛经上说,人类的心就像神奇的画师一样:在空中漫画许许多多的图案,然后,被自己漫画出的图案欺骗束缚。这不是庸人自扰吗!

刚才说过,对于有过开悟经验的人,善知识的指导方法有两个,一个是渐修,一个是顿修。之所以采取渐修的指导方法,通常是因为学人的道基较弱,不从渐修加以补强无法趣入正统禅境,因此指导学人要疼惜妻儿、照顾家庭;要惜情念恩、守信重诺;处事要果敢坚决、对一切人应观功莫观过、念恩不念怨……等等做人的道理。

此外,也会教他如何修习禅定、如何活在眼前、如何做好动中定、静中定,以及念念观照等种种增强定力的方法。一般而言,渐修的方法,学人达到念念见性的地步,所需的时间稍长。

至于顿修的教法,虽然止息贪瞋的效果比较快,却必须具备三项前题条件:一、对善知识的信心要强,如果信心不够就没办法。二、要有机会时常亲近善知识,如果连碰面的时间都没有,哪能从善知识全体展现的人格中,获得熏习的效果呢?三、学人必须有强烈的道心。

倘若具备这三项条件,而学人所亲近的善知识果真是漏尽解脱的修行者,那么学人的人格必然会全面地提升、趋向成熟,且悟境也会一天比一天地清明。三两年内──甚至三两个月之中,获得法眼清净,实属必然。

通常顿修的指导方法,表面看来好像并没有对学人指导很多,但其实禅师早就了然于胸了。突然之间,所问你的一句话,往往带给学人石破天惊、虚空粉碎的大悟境。这种情形,在古代的公案中记载很多。

例如,德山禅师拜见龙潭,要回去时,因已值夜晚,龙潭点了一盏灯给德山以利夜间行路,当德山伸手来接时,龙潭禅师就以很快的速度将灯吹熄,这剎那间的一起一落,就是一种指导。就在这个时候,德山禅师心一激荡,已然云散月出,还得本心了。这都是直捷了当的,不是一句一句地教你怎么修行。

还有一个公案,有个修行人在他师父去世之后,仍未开悟而感到苦恼,他的师兄知道他的情况之后,问他说:「师父以前在世时常念的一首诗你记得吗?」这位师弟很快就念道:「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师兄等他念完之后说:「你再念一次。」当这位师弟再次念到「我有明珠一颗」时,这位师兄哈哈大笑,头也不回地就走掉了。这个怪异的言行使他的师弟心中起疑:「奇怪,师兄一向温和理性,怎么今天叫我念那一首诗,还没等我念完就哈哈大笑地走开?是不是我念错了或发生什么事了?」于是这位师弟就一直反复吟咏「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就这样子,他突然有所会心──开悟了!这也是祖师禅灵活生动,直指学人的例子。

还有一个有名的公案,那是当陈惠明追到六祖惠能时,请求六祖予以指导,六祖告诉他:「不思善,不思恶,在这个时候,就是你的本来面目!」陈惠明一听就恍然大悟了。

以上的例子,可加强说明祖师禅确有在三言两语之间,让学人脱胎换骨的妙方便。

当然,接受善知识这类指导的学人,必须要有充份的时间时常亲近善知识,尽管善知识并不是一天到晚跟你说个不停──善知识有时好像都不理你,但他不是不关心你、不指导你,其实他正静静的找你的盲点并寻找最适当的时机,给你惊撼的转变。善知识就是那样地深情又似若无情。

禅师如何指导学人证得法眼净

解脱其实很单纯,只要「不执着」就得解脱了。不管阿含、般若或是禅,原理都一样。

阿含的修行主要是以智慧思惟观察五蕴苦、空、无常、无我的事实,进而厌离世间,喜贪尽、心得解脱。

般若的修行基本上也是以智慧思惟观察世间的真相,不过它将「苦、空、无常、无我」浓缩为单一的「无自性空」──也就是集中心力观照诸法如梦幻而已──般若行者由此对世间不执着,心得解脱。

而禅宗的直指人心,在目标上当然也是为了引导学人看破世间,使学人喜贪尽、心离染着得解脱;不过,它的方法和阿含、般若又有不同──它的重点首在教人认明解脱境的当体──也就是「本地风光」。

它先让学人确认本地风光(又名本来面目、清净本心、无位真人……),继之告诉学人长养本地风光的方法,以及排除修炼过程中的种种障碍。

禅宗这种直指清净本心的方法,倘若使用在明眼人的手上,且碰逢的学人也具备刚才所说的种种条件,那么直指人心的方法,在促使学人打破自私、舍离种种贪念方面,绝对比阿含、般若的方法更为迅捷有效!可惜的是,这种方法在台湾几乎快要失传了。

禅宗如何指导学人修习本地风光?以及修习本地风光的过程可能有什么障碍?在此先简单说明,详细情形往后的几堂课还会剖析。

一、使学人确定修行目标──涅槃

本地风光是禅门最精深的心地法门。它有内外两种涵意,一个是指「万物的本来面目」──未添加人为的标帜、符号、指涉、解释……等等,任万物自然展现其风姿,由万物自己来告诉人们它是什么。

另一个是指「心境的本来面目」──未添加惯性的喜恶、取舍、挣扎、造作……,让心灵回复最单纯的状态,那是一种最彻底的放松,最宁静且充满无限活力的「零」。学人在真切认明本地风光的含义和实际状态之后,此刻相当先前所说「法眼净」所具备的三个条件之一──「知灭」。

「知灭」──认明本地风光之后,学人将可确保正确的修行方向,自此绝不会再陷入怪力乱神的邪见中,因为认明本地风光的人,十分清楚学佛的目标──涅槃(灭境、本地风光)只是心境泰然的平常事而已。

接着他必须跟禅师学习的是:如何长养本地风光,使其本地风光的体认深入潜意识,以到达解脱──这也就是法眼净的第二项条件,「知向灭之道」。

二、指导学人掌握趣入涅槃的方法

「知向灭之道」──在禅宗来讲,是指:具体、精确、熟练、明快的使自己重新回复到本地风光的状态,并且不费力、不勉强、很自然地安住在本地风光的心境里。

一般来说,初经指导认明本地风光的人,并没办法调处诸如底下的各种矛盾:「散乱的时候怎么办?」「情欲炽盛如何对治?」「可不可以生气?可不可以骂人?」以及「无聊、烦闷、偷懒、懈怠、放逸、好享乐……等习性生起时要怎么办?可不可以?」不仅如此,初认明本地风光的人,有时候也不免有以下的各种困惑,例如:「本地风光真的就是涅槃吗?」「解脱的境界真的只是平常心而已吗?」「禅师为什么会骂人?」「行菩萨道的目的是什么?有必要吗?」

而原本对佛教哲学已有相当研究的人,那么他的疑惑还会更多──「禅是佛教吗?禅跟阿含的风格似乎有不同?」「禅是缘起论吗?禅似乎没有谈八不中道、缘起性空?」「禅曾经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有人说禅并非纯正的佛教。不是吗?」

此外,学禅的老参,在受指导本地风光初得认明之后,所疑虑的问题和以上又有不同。他会追问类似的问题──「本地风光会不会只是光影门头?古语有云:『无心犹隔一重关』,这种无事无心的本地风光,会不会是冷水泡石头?」「没有甚深禅定的悟见,会是究竟的吗?会是真正的开悟吗?」「古人参究数十年都参不透,真的这么便宜被自己捡到吗?本地风光会不会只是不究竟的化城?」

以上种种疑虑和误解,光是认明本地风光的人,还无力一一化解,除非他进而善巧掌握趣入涅槃的方法──知向灭之道──这也是修习本地风光的学人,第一层次所会面临的障碍。

即使修习本地风光的学人,能突破第一层次的障碍,化解种种疑虑和分歧驳杂的误解,终于能够熟练、迅捷、自然、不费力地善入灭境,安忍于本地风光;但学人仍会遭逢第二层次的障碍──缺乏「向灭不退转的动力」──也是法眼净所须具备的第三项条件。

三、激励学人发起不退转的道心

「向灭不退转的动力」,简单的说就是强烈的出离心或道心。我们可以说所有研究佛教哲学卓越有成的人,本来他们都应该是解脱者,因为他们对佛教的根本思想及解脱的原理都相当明了。

但就是因为他们少了一颗强烈的向道心──将生命力趣向所理解的教义,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合而为一,也因此,他们只成为哲学家而不是解脱者。当然,缺少强烈的道心,并不单单是大学者而已,而是现代人类普遍的情形。即使佛教徒,甚至出家人或汲汲忙于弘法传教的法师、居士亦然。

道心普遍缺乏是今日佛教衰颓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学佛的人之所以没办法现证解脱的根本原因──但是,「道心」偏偏却是证入涅槃解脱最不可缺的要件。

法眼清净的修行人,之所以可能在七天之中──最慢七世便得以证入阿罗汉果位,除了知见清净以外,最主要便是得力于热切的道心。不过,「道心」是最没办法用鼓励的,有就有,没有的话,劝也没用──关于这一点,许多佛教的弘法者大都过于天真、乐观,以致他们许多「伟大崇高的发愿」只成类似儿戏的行为。

道心既然是法眼清净位的必备条件,却又无法相劝,那么禅师要如何帮助学人在具备「知灭」「知向灭之道」两项条件之后,继而生起「向灭不退转的动力」──热切的道心呢?底下略作介绍,介绍完了之后,大家可能就会比较了解亲近善知识的重要,以及禅宗之所以重视师生因缘的理由。

禅师在帮助学人生起热切的道心,方法主要有两种,一个是直接的,一个是迂回的,而两者同样都需要感情、信赖和一段适切的时间。

先说为什么需要以感情和信赖作为指导基础的原因。

人心很深沈,人心也很幽暗,人类在还没到达解脱之前,每个人的心中都潜藏有贪瞋痴。

「贪瞋痴」是所有劣根恶习的总称,表现在外的形态则是林林总总──贡高我慢、轻蔑自恃、好胜逞强、多疑犹豫、偏见固执、嫉妒悭吝、曲谄求荣、挑拨离间、埋怨试探、乡愿、虚以委蛇、轻诺背信、重利轻义、隐瞒欺骗……等等。这些毛病学人身上多少都有,禅师也看得很清楚──然而,如果禅师和学人之间没有相当的感情和信赖作基础;一方面,禅师不会轻易挑破学人的毛病,另一方面,学人也绝对不会「呈心所见」敢于将自己内心种种困难向禅师吐露,并寻求援助。我们想看看,连生活上及一般修身养性的问题,都没办法在毫无顾忌、隐瞒的情况下进行,又怎样企望他们能以人类原本就十分贫乏的语言和文字,来沟通生命的大问题呢?

所以,禅师指导学人必须以感情和信赖作基础。而之所以需要花费一段时间,道理也很简单──感情、默契、信赖、沟通和了解,都需要由时间自然慢慢地培养。

接着我们谈禅师帮助学人生起道心的方法。首先谈直接法。

禅师帮助学人生起道心,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是指导他去看透身体、生命其实是十分危脆的东西,世间一切的事情都如同梦幻泡影一般的虚幻无常;婚姻、感情、事业、学问、技艺、经验、声望、名誉、理想、抱负、财富、功勋、父母、儿女、兄弟、朋友、徒众……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化为尘烟──即使尚未消失,就在享用拥有的当下,其实也是一种危脆、机运、巧遇的组合,你终将永远失去它──甚至有可能明日就要和这所有的一切永远诀别。

当然,禅师这种关于「此身如同臭皮囊」「百年犹如白驹过隙」的愓励警言,学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有痛切的感受,但这种愓励和开导却是最直接也是最迅速激发起学人道心的方法了。

古德说「爱不重不生娑婆」,意思是说,由于觉得世间很美好,富贵名利、恩爱情缘一一都挂念不已,所以才会轮回生死。反之,如果真正看破人生无常、看透世事如棋,那么经营世俗的凡心自然淡薄,对人世上的一切也不会存有贪恋之心──这时候,学人自然会生起「向灭不退转的动力」。正如太虚大师《三宝歌》上的赞词:「人天长夜,宇宙黮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以上是直接催化道心的方法。接着介绍迂回法。

禅师观察学人的根性,确定短期内不可能发起真切的出离心,就会采用迂回的方式。所谓「迂回的方式」,实质的内容就是:透过身教、言教、环境及与禅师个人的共事以收熏习的效果。

一个人既能得到善知识的指导,具备了法眼净的前二项条件,足见此人最起码也具足了惭愧心。

惭愧心使人自知有所不足、自知有所不能;惭愧心也使人「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此外,惭愧心也使人柔软,在正理公义之前,不致固执己见,而愿随顺、随喜地与人为善──而这具惭愧心的学人,倘若碰逢的老师果真是心离染着的大修行者,则学人知病知耻、从善如流的惭愧心,将会一次次地变为出离五蕴世间的道心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悲愿。

尽管这种透过熏习感染的迂回方式,所需要的时间,远远超过指导学人观察、思惟、品味、感触「人生是苦海,世事一场空」的直接指导法;但却是最自然、最不会引起挣扎且又能真正激起道心的方法了。

当学人有一朝,忽然生起深透骨髓的出离志向,不再将人生的目标、生活的意义投注在人世间的一切财富名位、恩怨情仇的时候,此刻,连他自己都没有预期──他已经获得圣道的第一果位──法眼清净了。

作者:李元松 | 插画:小鱼

本文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均为原创

如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