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方小卫星

 大科技杂志社 2019-11-08

人造卫星的形状千差万别,体积和重量也各不相同,一般卫星都会在保证功能的情况下做到尽量小,然而根据卫星现在的发展形势,将来的卫星有可能会变成一个个小立方体,现在天上已经飞着很多小立方体了,边长只有10厘米,重量只有1千克。

小立方体卫星是199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工业大学的学生自己设计的,这种卫星把所有能简化的都简化了,只留下了一些工作用和与地球联系用的必要的部件。之所以设计成立方体形状,设计者的目的是想让卫星像建房子用的砖块一样,尺寸标准化,这样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用这些功能各异的小立方体卫星组合成多功能的群体卫星,就像砖块可以组建形状各异的房子一样。

尺寸标准化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使用统一的发射装置,因为这些小卫星被火箭发射上去后,也是需要启动弹出装置,把它们弹射到各自的轨道上,有了统一的标准尺寸,就可以采用统一的弹射装置了。这就像搬运尺寸相同的集装箱一样,可以采用统一的搬运装置。这种统一的尺寸就能够让小卫星们各自到达自己设计的轨道,例如让卫星们从上到下排列,就像叠罗汉一样相互叠在一起,卫星排列的次序是按照轨道最高的在最下面,向上依次排列,最上面的则是轨道最低的。因为发射时,先到达低轨道,然后才到达高轨道,这样弹射装置就可以从上到下,依次把小卫星弹射到各自的轨道上了。这样做大大节省了发射费用,一次可以发射很多个,分别把卫星送入多种轨道。

由于这种立方体卫星把卫星设计标准化了,组装各种功能很方便,著名的飞机制造者波音公司也开始研制他们心目中的立方体卫星,这种设计也被美国宇航局看上了,美国宇航局曾经发射过太空基因实验卫星,采用的就是多个立方体组合的思路设计的。

由于发射单个立方小卫星并不贵,如今很多学校的学生和教师都在根据需要设计和发射自己的卫星,这好像成为一种时尚了。可以预计,将来立方小卫星将在太空满天飞。

本文源自大科技〈科学之谜〉 杂志文章 欢迎您关注大科技公众号:hdkj199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