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月

 晓峰书阁 2019-11-08

 中秋月,特指中秋节的满月,在唐诗宋诗中曾出现多首以之为名的篇章,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又名《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基本信息

  • 本名

    苏轼

  • 别称

    苏子瞻、苏东坡、东坡居士

  • 字号

    子瞻(字)、和仲(号)

  • 所处时代

    中国(北宋)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四川眉山

 
  • 出生时间

    1037年1月8日

  • 去世时间

    1101年8月24日

  • 主要作品

    《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浣溪沙》

  • 主要成就

    诗、词、赋、散文、书法、绘画

  • 地位

    <p title=" " 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之一="" style="margin-right: 0px; margin-left: 0px; padding: 0px; font-variant-numeric: normal; font-variant-east-asian: normal; font-stretch: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28px; font-family: Arial, sans-serif; overflow: hidden; text-indent: 10px;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width: 303.5px;">"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之一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简介

折叠原文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折叠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佑(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折叠翻译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折叠注释

(1)银汉:即银河。玉盘:指月亮。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折叠主旨和写作手法

这首小词 ,题为"中秋月 ",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 》,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此夜推想中秋 ,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 ,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结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折叠状物的两句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 ",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 "、"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 ,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 。"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今宵明月显得格外团 ,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折叠抒情的两句

明月团圆,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 "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 "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

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在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 ,"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 "的意思,是抒" 离忧"。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诗文

唐·李峤《中秋月》诗:[5]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唐·齐已《中秋月》诗:[1]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唐·方干《中秋月》诗:[2]

"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列野星辰正,当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唐·白居易《中秋月》诗:[3]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

唐·可朋《中秋月》诗:[6]

"登楼仍喜此宵晴,圆魄才观思便清。

海面乍浮犹隐映,天心高挂最分明。

片云想有神仙出,回野应无鬼魅形。

曾向洞庭湖上看,君山半雾水初平。"

北宋·王禹偁《中秋月》诗:[4]

之一:"明可监秋毫,供吟属我曹。隔年方得见,终夕敢辞劳。

冷向天心白,清临露掌高。霖台相照处,寒色满蓝袍。"

之二:"何处见清辉,登楼正午时。莫辞终夕看,动是隔年期。

冷湿流萤草,光凝宿鹤枝。不禁鸡唱晓,轻别下天涯。"

北宋·晏殊《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诗: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北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诗: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另在《红楼梦》中贾雨村在中秋夜的作诗亦名《中秋月》:[5]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