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残疾人通道的来历

 大科技杂志社 2019-11-08

前段时间,美国有位残疾人遇到件非常尴尬的事。

总体上,美国的残疾人设施还是非常到位的。这位残疾人坐着轮椅,独自去酒吧与朋友会面,路上畅通无阻,一切非常顺利。然而进入酒吧即将到吧台前时,就在这一刻他却碰到一处装饰性台阶。这台阶本可有可无,但为美观而修造,对普通人只会锦上添花,但对这位残疾人来说,一阶之隔却仿佛是一座山,隔开了她与朋友。

这的确是非常尴尬的事,但是与之前的时代相比,现在残疾人设施已经有很大进步了,许多大楼、建筑门前都建了斜坡通道。国家还出台法律,保障残疾人出行的便利。

坡道来历久远

残疾人赖以通行的斜坡,其实有着久远的历史。数千年前,古埃及金字塔、英国巨石阵的建造,据推测都必须有斜坡的参与,才能实现大量的材料搬运。

2000多年前,古希腊人横跨其境内哥林多地峡,建造了石砌斜坡,使拖船可以在陆地上穿越,从哥林多海湾直通萨罗尼克海湾,大大缩短了航程(1893年这地方建成了哥林多运河)。4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在其著作中,极力称赞平平的斜坡,并将其列为人类史上六大至简机械之一。

几千年来,斜坡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帮人类运输东西。直到100多年前,斜坡开始发挥另一项重要作用——运载人类。

20世纪初,美国纽约兴建中央火车站,融入了许多“高科技”创新设计,如电气化应用、斜坡通道等。车站的进出通道,摈弃了过去台阶式布局,全部设计成斜坡式。为此设计师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们在不同坡度的斜坡上做各种试验,采集不同人的走路数据,包括瘦子、胖子、怀抱婴儿的妇女等,确定出最理想的坡度,保证所有乘客都能轻松地步行通过。

最终历时10年时间,纽约建成第一座伟大的“无阶梯”车站。里面是斜坡步行通道,外面则是斜坡式公路,并彼此连接,且与城市道路接轨。带行李的、推婴儿车的、坐轮椅的……各种乘客人流都能如履平地,畅行无阻,速度极快地通过;火车站的搬运工也顿感轻松,因为可以推着车搬运货物。

这是斜坡通道第一次大规模应用到载人方面。全新的设计大受欢迎,令人耳目一新,引起了社会轰动,至今它仍发挥着作用,是美国最著名的车站设计之一。

对残疾的态度

斜坡通道即便如此受欢迎,但当时仍有人不愿意用,而且还是重度残疾坐轮椅的,他就是美国总统罗斯福。

罗斯福也是美国唯一的残疾人总统,他几乎从不走那些斜坡通道,为此火车站专门为他设计了一个秘密通道,其实就是一部直达电梯。下火车后,罗斯福总统坐着轮椅直接拐进一处隐秘地方,在保卫看守下,进入电梯直达他下榻的酒店总统套房。今天去纽约旅游,还能看到这个秘密通道,但它不对外开放,多年来一直封闭着。

那时候,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还不是很包容,很多人把残疾看作是一种不正常的、可耻的疾病,认为残疾人应当接受治疗,应当服药就医以恢复健康。连残疾人对自己的残疾都感觉很羞耻,罗斯福本人就是这样,他总是尽量把轮椅在美国公众面前藏起来。在这种社会氛围下,残疾人自己也不愿出门,更别说希望到处都有“无障碍通道”了。直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才有所转变。

二战结束后大量军人退伍回家,其中很多是伤残之躯,包括重度残疾。他们有的坐轮椅,有的拄拐杖,还有的行动不能自理。他们为国家奉献了青春和身体,但回国后发现自己能去的地方特别少,尤其是坐轮椅的,靠自己几乎寸步难行,公共场所似乎隔绝了他们。据记载,当时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组织残疾退伍军人进修再就业,他们在校园里穿行,到处遇到障碍,因为那时连人行道都没建坡道,更遑论其他建筑了。

这些退伍兵的遭遇,引起社会的怜悯,连带着激发了后来的残疾人权利运动。二战后,残疾人权利运动具有的最大特点,就是跳出“保障生存”的圈子。残疾人纷纷争取平等人权,要求回归社会主流,不愿作边缘人物,而社会当尊重残疾人,不应将其看作可怜的救济对象,而是看作还蕴藏着活力、还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这是一次重大转折,改变了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中与残疾人相关的法律开始逐步出台,使残疾人渐渐回归社会主流,如联合国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宣言》等一系列政策,美国则于1990年出台了《美国残疾人法》。

法律促使斜坡普及

《美国残疾人法》影响深远,它是美国之前几部残疾人相关的法律之集合,相当于残疾人的“民权法案”。它除了要求保障残疾人基本权利外,还明确要求公共场所必须改造,所有新的建筑设计、施工都必须保证残疾人能无障碍地通行。

于是,各种厢式电梯、手扶电梯和自动门等通行设施,大量问世,其中也包含了各种坡道。而且坡道是其中最明显的建筑元素,对轮椅使用者而言,则是最重要的一种通行设施。有的女性残疾人因而倍感温暖,戏称坡道像“可靠的男朋友”一样。正是《美国残疾人法》开启了斜坡通道的时代,从此建筑物门前的斜坡成为一种“标准配置”。

短时间内坡道大量兴建,难免有些“粗制滥造”,比如位置不方便。有的大楼虽建了坡道,但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往往设计在建筑物后面,仿佛藏了起来。这使残疾人进入大楼前,不能像普通人一样直接出入,而要先花大量力气去找斜坡,他们感觉受了歧视,像二等公民一样。还有的坡道虽造好投入使用,但不受重视,结果被杂物占用,甚至连通坡道的门会忘了开,导致有些残疾人辛苦爬上坡道,却吃个大大的“闭门羹”。

《美国残疾人法》给残疾人维权提供了充足底气,如果道路建设、建筑设施等没有为残疾人留下通道,残疾人不仅可以上告法庭,还可以游行示威。这种不便也因此得到了不断改善。据纽约残疾人维权中心统计,若某建筑门前没有建坡道,或者坡道建得不合格、不方便时,以正规司法程序来维权,大约需要7年能解决问题,但如果号召残疾人聚集到门前抗议、游行,则一星期就能解决。

建筑设计行业也在逐渐适应这种新情况。21世纪初建筑设计的趋势之一,就是坡道成为了建筑的通用设计,即要设计出保证所有人都能使用的产品——建筑物,并且不会有适应问题。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就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10年建成使用的罗伯茨校区中。它是多元的独立生活中心,也是残疾人的生活乐园,他们不需任何帮助就能独立而自由地生活。

我们相信,未来针对残疾人便利的设计还会扩大至各个方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