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两大史前文化消失之秘:河姆渡人和良渚人究竟到哪里去了?

 传统文化管窥 2019-11-08

大约7000年前,在今天余姚、宁波一带的姚江平原上,曾生活着诸多史前部落,他们创造了长江下游史前文化的典型代表——河姆渡文化。

考古研究发现,河姆渡人利用大面积湖沼低洼,培育、栽种水稻,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稻作文化。而在此发现之前,人们一直认为中国栽培水稻是从印度传来的。

此外,灰黑色的手制陶器、发达的骨制工具、干栏式木屋、精美的象牙雕刻艺术品等,也是河姆渡人的代表性创造,表明其文明发育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

著名的“双鸟朝阳”象牙雕是河姆渡原始艺术的精品。

然而, 在绵延了近2000年之后,河姆渡文化在距今5000年前后,却神秘地消失了。

对于河姆渡文化的衰落,以及之后河姆渡人的去向问题,学术界提出了不少观点,但至今难有定论。

有人认为,由于姚江改道东流,致使稻作农业难以为继,河姆渡人不得不放弃这块生活了近2000年的土地,远走他乡。

也有人认为,是频繁的洪涝灾害给河姆渡文化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导致了河姆渡人的迁移。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钵,是我国史前陶器艺术的珍品之一。

关于河姆渡人的去向问题,说法就更多了。

有人认为他们并没有离开姚江平原,依然耕种在这块土地上;有人认为他们向南迁徙,甚至到达了今天的福建;还有人认为他们向西迁入太湖流域,成为后来良渚文化的创造者。

最令人遐想的说法是,他们扬帆远航渡过了海洋,抵达太平洋的岛屿,甚至更遥远的大陆。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考古发现河姆渡人已使用船作为交通工具进行水上捕捞;而在我国台湾有关考古遗址中,也发现了河姆渡文化类型的陶器。

无独有偶,差不多在河姆渡文化衰落的时期,在其西面不远(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不远)的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崛起了又一史前文化,这就是著名的良渚文化——也难怪会有学者认为,是河姆渡人西迁造就了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的文明发育度更高,具有先进的犁耕农业、发达的手工业,当然,它最大的特色和标志,是其高度发达的玉器文化。

比如,在良渚文化中,有一种独特的“玉敛葬”现象,即用大量玉器作为陪葬品。考古工作者曾在一处墓葬中,就出土了玉器3200多件,数量之巨大,品种之丰富,制作之精美,震惊了中外考古界。

良渚文化独特的“玉敛葬”。

而同样令人费解的是,跟河姆渡文化类似,在绵延了近千年之后,良渚文化也戛然而止了。

有关它的神秘消失,学者们同样意见不一。

有人认为是气候恶化阻碍了良渚文化的发展。大约在距今4500~4000年期间,我国境内出现了一次冰川期,这对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良渚文化是一个严重打击,持续几百年的严寒气候最终使之消亡。

也有人认为是冰融期的滔天洪水冲毁了良渚人的家园。

良渚玉器的代表——玉琮。

还有人认为,是原始文化之间的竞争导致了良渚文化的衰落。当良渚人还沉迷于玉器文化时,北方的龙山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随着龙山文化向包括南方在内的周边文化区不断扩张,良渚文化受到了极大冲击,最终走向衰落,被吸收融入了中原文化之中。

甚至有人认为良渚属于蚩尤部落,在与黄帝大战中失败,被迫迁往北方。这也是为什么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等处,都发现了良渚遗物。

由于众说纷纭,难有定论,要真正破解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消失之谜,恐怕还需要等待更多考古证据的出现和更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End.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

别忘了点赞、转发和关注哦!

~您的举手之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