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波动光学:按照惠更斯-菲涅尔原理的基尔霍夫衍射

 老夫不请自来也 2019-11-08

作者:姬扬


惠更斯提出了波传播的一般性原理,即惠更斯原理:波面(波前)上的任意点都可以看作新的振动中心,它们发出球面次波,这些次波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面(波面)。利用这个原理,可以解释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菲涅尔在惠更斯次波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次波相干叠加的思想,这就是惠更斯-菲涅尔原理:波面(波前)上的任意点都可以看作新的振动中心,它们发出球面次波,空间任意点P的振动是该波面上所有这些次波在该点的相干叠加。这个原理可以很好的解释光的衍射现象。特别有趣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初的反对者泊松提出反直觉的结论——岂不“光在圆盘后面有个亮斑?”,然而实验证实了“松亮斑”果真存在。

在波前上的任意点处,有两个特殊的方向:一个是该点的发现方向,一个是该点和“空间任意点P”的连线方向。这两个方向就决定了一个角度θ,为次波相干干涉引入了“倾斜因子”f(θ),菲涅尔猜测了这个倾斜因子的形式。

基尔霍夫从波动方程出发,推导出一个衍射积分公式,并给出了倾斜因子的具体形式。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是:

U(P)=ΣAeikr/reikr/r–i[cos(n^,r)cos(n^,r)]/2dΣ

公式中被积的第一个函数代表光源发出的球面波,第二个是球面波前上任意点发出的球面次波,[cos(n^,r′)-cos(n^,r)]/2是倾斜因子。这些都能理解,但比例系数   -i/λ很奇妙,单靠直觉是想不出来的。这个方程的推导不适合在大学普通物理课里讲,但我们可以用这个公式来推导球面波的传播,从而验证这个比例系数-i/λ的正确性。

我们知道,半径为R的球面波 e^(ikR)/R 经过一段时间 t=d/c,会变成半径为R+d的球面波e^[ik(R+d)]/(R+d),我们就是要从基尔霍夫积分公式得到这个结果。

 

如图所示,O是球心(光源位置),O、Q和P点位于球的半径上,在Q点附近且与半径垂直的平面上,

到P点的距离以及O点的距离可用微分方法近似,所以,基尔霍夫积分公式里的r变化并不大,但e^ikr是高速振荡的。也就是说,只有在Q点附近的球面波前才对P点的振幅有贡献。这意味着光源发出的球面波总是从小圆到大圆、再到更大的圆,以至于无穷(相当于平面波),源源不绝了。这样,我们还可以知道基尔霍夫公式中-i/λ的来源。

如果你拿一个纯粹的黑体材料(能吸收所有的光),球形波前整个罩住,然后剪出一个(或者更多的)洞让一部分光通过(即衍射屏),你就可以计算外面某点辐出的衍射光强了:挡住的部分,光振幅为零;没挡住的部分,光振幅不变;边界处的贡献忽略不计。(注意,这个说法等效于《光学》书上的基尔霍夫边界条件。)

这里需要注意几点:

洞的尺寸应该远大于波长,只有这样才可忽略边缘处的贡献。波长太长(比如无线电波)或者洞太小,就必须考虑采用更为严格的电磁理论,并考虑到衍射屏材料不可能是真正的黑体(比如在金属掩膜里,可能产生等离激发)。另外,基尔霍夫边界条件本身也不是完全自洽的。不过,这些都是枝节问题了。

从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到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可以看出光的衍射是典型的线性叠加效应:如果光的波前是两部分A和B之和,衍射的效果(P点的衍射振幅)就是二者分别作用的结果之和——即所谓的“巴比涅原理”。这一点显然可以拓展到任意多个部分之和,其实就是傅里叶光学的基础之一。但是,因为我们通常观测的光学结果并不是光场的振幅,而是光的强度,也就是光场振幅的绝对值平方,所以多个部分的衍射结果通常不等于各个部分的结果之和。

但是对于一种特殊的情况,巴比涅原理特别有用:点光源经过一个几何光学系统后,在像平面形成一个点像。因为像平面其他部分的光场振幅一定是零(几何光学近似),所以,如果在光学系统中插入一个衍射屏A得到的衍射图样,与插入其互补屏B得到的结果是完全相同的(除了光源的几何成像点以外)。

道之理,理之道。西方科学文明常以奇技淫巧著称,竟与我东方神秘文化是相同的境界:太极圆转如意,阴阳相生相克。天道至简、殊途同归。

(文中的公式及其解释以姬老师的原文为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