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涉、繞射

 舞衫 2017-01-18

光之干涉和繞射現象階為光波動性質,惠更斯原理 說明了波面上的每一個點可視為波源,而這些波源所發出的球面波在經過某些時刻其包絡面構成下一個子波的波面,可見模擬動畫,而Fresnel 改良了惠更斯原理,其認在波前上一微小單元可視為子波之波源,小而空間上的某點振動,是來自於子波在該點之疊加。

干涉主要來自兩列以上的波疊加形成新的波形,對光而言當光經過干涉之後其強度也隨之改變,在某些區域強度極大,某些極小,形成了特有的干涉條紋,最為簡單干涉現象莫過於楊氏雙狹縫干涉。

現今的做法大都採用雷射做為光源,因為具有高同調性和高亮度的特性。

當光通過雙狹縫後,由於兩狹縫之間距離很小,使得從兩狹縫(點波源)出來光波互相干涉,當兩波抵達遠方屏幕時其之間的光程差若為波長整數倍時,形成相長性干涉,同樣的光程若為波長的半整數倍,形成相消性干涉,因此屏幕便會形成明暗相間的條紋,詳細介紹可參考普物實驗之雷射光學(連結 12),或者模擬(連結12)。

繞射現象為當光通過障礙物後,偏離原有的直線路徑我們稱之為繞射,通常發繩於障礙物的大小和波長的尺度相距不遠,一般而言繞射可分為Fraunhofer繞射和Fresnel 繞射(連結 12),一般而言光源趨近無限遠,其波前近似於平行波,通過障礙物的繞射我們稱之Fraunhofer繞射,當光源不再是平行波時,稱之為Fresnel 繞射,在教學實驗室裏,最常見到的是單狹縫繞射,我們在狹縫上均勻等分若干點,這些點距離屏幕之距離(光程差)為半波長時為相消性干涉會得到暗紋,若距離為一波長時會得到相長性干涉即亮紋,細節條論可參考普物實驗雷射光學

歷史上著名的邁克森干涉實驗也是利用光之干涉來做為探究是否存在乙太,其方法和儀器可參考基礎物理實驗之邁克森干涉

 

 

相關連結


1.維基百科:惠更斯原理Fraunhofer繞射Fresnel 繞射

2.普物實驗:雷射光學

3.基礎物理實驗:邁克森干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