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家族新成员

 大科技杂志社 2019-11-08

新人种再发现

东南亚地区历来以物种资源丰富、独特而著称。不仅动植物独特,甚至历史上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也显得与众不同。比如在2003-2004年,人类学家在印尼东部的弗洛里斯岛上挖掘出一堆古人类化石。经过分析,确证这是不为人知的新人种。人类学家称其为“弗洛里斯人”。

弗洛里斯人是迄今已知的人类物种当中形体最小的:身高只有1米左右,脑容量只相当于现代人(即智人)的三分之一,此外,他们还没有下巴,是名副其实的《魔戒》中的霍比特人。

如今在菲律宾吕宋岛,历史可能正在重演。最近,考古学家在该岛的卡劳山洞发现了另一种之前未知的古人类化石。化石共有13块遗骸,包括牙齿、手骨与足骨,以及部分股骨,至少来自三个成年及少年个体。这一可能的新人种被命名为“吕宋人”,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7万年到5万年前。

人类家族树越来越丰富

从细小的牙齿化石来看,吕宋人似乎也属于小矮人。吕宋人和弗洛里斯人身材矮小,这可以通过“岛屿效应”来解释。岛屿效应是说,常年生活在岛上,当食物和食肉动物稀缺时,大型动物会萎缩,而小型动物会膨胀。比如在塞浦路斯岛,河马体形逐渐缩小到海狮的大小。在弗洛里斯,已绝种的大象骸骨显示其体重不超过大型的猪,但老鼠与猫一样大。这种岛屿效应同样也会发生在人类身上。

关于吕宋人的祖先目前有两种猜测:要么,他们跟弗洛里斯人一样,是从一个相对高级的人类物种(如直立人)进化来的,证据是,据我们知道,直立人曾经在东南亚一带活动;要么,他们是直接从一个更古老的人类(如南方古猿)进化来的,证据是,吕宋人和弗洛里斯人的手足骨与南方古猿的手足骨有着显著的相似。

但对第二种猜测,目前争议较大,因为人类学家历来假设南方古猿只生活在非洲,现在突然要假想它们出现在如此遥远的地方,似乎难以接受。

另一个问题是:吕宋人和弗洛里斯人生活的地域如此接近,为什么还分属不同的人种呢?人类学家认为可以这样解释:由于早期人类缺乏制造船只和跨海航行的能力,他们更可能是意外到达吕宋岛和弗洛里斯岛的。比如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们,驾着独木舟去打鱼的时候,不小心被风暴卷走,被吹到遥远的海岛上。假如两个地点和年代都相隔遥远的不同人种,一个被吹到了吕宋岛,另一个被吹到了弗洛里斯岛,此后由于大海的隔绝,也一直“老死不相往来”,那么两个人类物种比邻而居也是完全可能的。

人类学家曾普遍认为,大约5万年前,我们的智人祖先才从非洲分散到世界各地。但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复杂得多的进化史,有多个不同的古人类物种曾同智人同时代存在、杂交、灭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