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排头?这种解释让人脑洞大开!

 传统文化管窥 2019-11-08

凡是中国人,大概没有不知道《百家姓》的。这是我国古代幼儿启蒙的必读物之一。它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琅琅上口。其起头两句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更是尽人皆知。那么问题来了,《百家姓》为什么单单要以这八个姓氏来开头呢?

通行的说法是:

《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期的吴越地区,排在开头的这八个姓氏,都是当时皇家及几个王室的姓氏,尤其是吴越王——排在首位的“赵”,系北宋皇帝的姓氏,乃当朝国姓;“钱”则是五代时在浙江建立吴越国的国主钱缪之姓,赵匡胤一统天下,吴越国便归附了大宋;“孙”为吴越王钱俶正妃之姓;李为南唐李氏,是当时江南的大姓望族;而“周、吴、郑、王”四姓,都是吴越国历代后妃之姓。可见《百家姓》的编者“钱塘老儒”,对自己家乡的偏爱。

不过对此,民间却有另一种说法:

与前述观点一致的是,“赵”排第一,是因为皇帝姓赵;而皇帝既然贵为天子,必然富甲天下,有钱才算富,于是把“钱”排第二;皇帝都希望江山永固,传于子孙,而历代国运昌盛莫过于李唐,因此把“孙”、“李”两姓排为第三、第四,勉励后起继位的皇子皇孙效法李唐,永续大宋;另外,赵家天下是通过陈桥兵变取代后周而据有的,“周吴郑王”实际上是“周无政亡”,意在警醒宋朝的统治者要牢记“德政、勤政、廉政、仁政”。

这样解释虽不免附会,但却生动有趣多了。而更玄妙的是对“李”的解读:

李由“十、八、了、一”四个字组成。北宋从宋太祖赵匡胤到宋钦宗赵桓,共九代皇帝;南宋从宋高宗赵构到末代皇帝宋怀宗赵昺,也传了九代,合起来正好是十八代。“了一”即“了矣”。所以“李”(“十八了一”)字,早已预示赵家天下传十八代就完了。

可见天机虽不可泄露,却往往事先显现,就看你能否堪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