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背课文半天背不出,有没有背书快的方法?老师建议这样背!

 记忆师雷鸣 2019-11-09

背课文又快又好的方法莫过于:“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什么是这句话呢?这句话是我们对记忆力运用的一个高度总结,其意义非常深刻。

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一般理解。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大家一般都会理解为记忆的时候要多动笔,把这个要记的内容抄一抄、写一写。我们抄下来后,假设有一天回忆不起来了,可以方便我们去查找所做的记录。

另一方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表示,我们要把我们的一些感悟记下来。通过这种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回忆当时的感觉、感受,让我们的感悟留下痕迹。

一般来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大家的理解就是多抄一抄,把背的抄一抄,自己有感悟的时候写一写。

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深度理解,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它其实是我们对记忆的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是我们对日常生活、学习的一种深刻总结,就是我们在学习、记忆的过程当中发现,通过我们动手抄一抄动手、写一写,我们的记忆会更加深刻。那为什么我们的这个记忆效果通过写、通过抄会更好?

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这个写或记的过程当中,我们融入了更多的因素去强化我们的记忆。比如我们要背一首古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古诗虽然说我们多读一读就能背下来,但是如果我们都写一下,我们对这个字本身会有更深刻的记忆。这些文字的形状、写法,都是我们写字的运动体验,它会给我们带来身体感觉的体验。同时,我们的大脑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融入其中,会思考,会感受。所以说它不仅仅是记忆,它还是融入我们多种感官的一种综合结果。

所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虽然只表达了动手、动笔的这一个因素,但它实际上代表了背后其他的脑、口、身等诸多因素的。如果我们明白这一点,那我们的记忆力训练就可以更广、形式就可以更丰富。动笔不仅仅是动手,更是动脑、动身体,是对我们一切能够调动的感官的运用,是调动所有能帮助我们记忆的因素的运用。

1、动笔也是动嘴多读多唱,

动笔动的是手,那除了动手之外,我们第一个应该要动的就是我们的嘴。通过动嘴多读一读,也可以根据音乐的感觉,来把我们要记的内容唱一唱。诗歌、诗歌,就是唱歌的感觉,用声音的节奏变化、曲调变化,把这个内容给表现出来,同时,我们还把这个内容给记忆下来。

2、动笔也是动脑,多思考,多画结构图

在动笔的过程当中,我们不仅仅是要动笔,实际上我们还要去动脑筋思考。我们所记忆的内容内在的逻辑、内在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形式把这些逻辑、关系表现出来?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让它的结构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所以说,动笔也是需要我们画出结构图,表示所记内容的内在逻辑和内在联系。

大家看到上面这一张图,你就可以发现,在这个《江南》这首诗当中,它的逻辑结构、框架体系就非常的清楚,一目了然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在回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回忆这个逻辑结构快速地回忆原文。鱼戏莲叶间,这个间是空间的间,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这一个提示回忆内容就会明了直接。

3、动笔也是动身体,多融入我们的身体动作、多表演。

动笔写字是在纸上面舞蹈,而我们用身体去表现,舞蹈、话剧、小品等表现形式都可以帮助我们对记忆内容有更深刻地领悟。这都是通过身体动作的参与,让记忆的内容更形象、更具体,参与其中的人,印象自然会更深刻,记忆自然会更立体。这不是单方面的记忆,而是身体、动作、声音、语言、表情等全方位的记忆。

三、背课文的训练策略

1、背课文的训练,我们要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来进行。我们有5个1,一小时、一天、一星期、一个月、一个季度。将学习内容记下来后,我们结合这几个时间点进行相应的复习,一小时就表示在一个小时以后要复习,一天就是表示一天以后复习,一个星期就是一个星期后复习,一个月、一个季度之后也要复习。

2、背课文的训练要准备计时器。计时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学习的法宝,它可以帮助我们对记忆训练的时间长短进行精确的记录。有了计时器,我们就可以准确的记录我们每一次的任务所花的时间。如果说一个简单的任务,所花的时间非常长,那说明我们的训练效果很差、没有用心;如果一个简单的任务,我们花了比较短的时间就完成,那说明我们的记忆是有效率的。复杂的任务我们要学会拆分为简单的任务,用简单的任务来进行考量。有了时间的记录,我们也就能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结束语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它也是我从事记忆法10年左右的一个经验总结。在这个10年当中,我们研究记忆尝试了很多种方法,有语句桩、歌诀法,有思维导图,有画图法,有故事联想法,有关键词联想法等等,但是最终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个笔头需要我们充分调动一切能帮助我们记忆的所有因素,只要调动了各种辅助因素,我们的记忆效果就必然是好的。

我是@童教雷鸣,帮助孩子提升专注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让孩子们打好学习能力的基础,用心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