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玉旻先生临《爨宝子》

 mengk4fz0yyf5h 2019-11-09

爨宝子碑全称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碑质为沙石。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出土于云南省曲靖市扬旗,1852年移置城内,现存于爨轩内爨碑亭。爨宝子碑为全国首批重点保护文物。

阮元称它为“滇中第一石”,康有为誉为“已冠古今”,他在《广艺舟双楫中》中说:“南碑数十种,只字片石,皆世稀有,既流传绝少,又书皆神妙,较之魏碑,尚觉高逸过之。”对南碑评价极高,又说“《爨宝子碑》,朴厚古茂,奇姿百出,是为南碑之最也。”但是,当代书法名家白蕉先生对康有为的评价不以为然,认为:“六代离乱之际,书法乖谬,不学的书家与不识字的石工、陶匠所凿的字,正好比是一只生毛桃,而且是被虫蛀的毛桃,包(包世臣)、康两人拜服他们合作的书法,那是他们爱吃虫蛀的生毛桃,我总以为是他们的奇嗜。”

魏晋之碑以刀斫石而成,其笔刀锋具在多刻露,其势刚劲雄强多夸张,其墨生辣苍古多霸悍,其体挺拔高峻多失理,其太盎然生机多奇趣,实难学用,以龙门为最,石门尚和。初学不宜由此入,非拘于形貌即流于狂怪,或不宜多观,甚者可以束之高阁矣,知者自明。近代赵之谦以柔化刚,以帖御碑,自有风韵。康南海以强制强,无惧无畏,似有担当。于右任以虚运实,笔韧势强,别生态度。李叔同以圆纳方,禅心自在,成绕指柔。李玉旻先生拟其神意,以柔化刚,以正破谐,可谓正史清音,非止求皮索相。所谓拟,似而不是,取其一端发扬之,独开心孔,慧心特出,成我之法。所谓临,是而不似,尽取其所有欲得之,水中捞月,食而难化,无我之途。

作品欣赏

李玉旻,古小沛人,性耿介秉正,习书卅年,日与古战,当而不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