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看小说 | 扶贫路上

 寻梦向天歌 2019-11-09

扶贫路上

王晶晶是含着泪离开杨帆办公室的,“呯”的那声摔门的巨响,夹杂了王晶晶所有的愤怒与委屈,也沉沉地击中了杨帆的心。
王晶晶是2009年医院招聘的本科生,经过10年的临床培养与历练,现已成长为一名青年骨干。王晶晶是外地人,家在千里之外的青海农村,她父亲在她刚上班那年因病去世了,家里只有年迈的老母与留在家里招了婿的妹妹。因为健康扶贫,医院停止一切休假,快一年了她都没回去看看了,前段时间,妹妹电话上说,母亲摔了一跤,髌骨骨折了,怎么说也得回去看看,王晶晶买好了票,可是当她得知主任儿媳在广州生孩子都没请准假,想着母亲的手术也不复杂,一向倔强自律的她便千叮咛万嘱咐妹妹后,偷偷退了票。上周,妹妹又在电话上说,母亲恢复挺好,只是年龄大了,难免想她,让她抽时间务必回去一趟。这个周末她不值班,原打算再借同事两天假连着周末无论如何回去一趟,谁料,昨天,院办又发了通知,再次强调取消周末休假,无极特殊事情原则上不得请假,除值班人员外其余全部下去入户随访。昨晚,王晶晶梦到母亲病得很重,一阵惊悸从梦中吓醒,再难入眠。今一早,她心怀忐忑壮着胆敲响了分管领导杨帆副院长的办公室,没想到结果如其所料,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冷血魔王”果然油盐不进。

其实杨帆堪称孝子,母亲卧病多年他一直悉心照顾,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危险期,这在全院上下众所周知。去年省上重点工作检查前夕,杨帆的母亲再次病危住进王晶晶所在的ICU(重症监护室),因多脏器功能衰竭,已无救治价值,做为家中独子,单位梁柱,杨帆分身乏术,他硬是请求ICU的主任不遗余力、尽量设法延长其母生命(因为检查在即母亲若此时故去他连料理后事的时间都挤不出来),血、蛋白,能用的都用了,母亲很懂他似的在他主抓的工作顺利验收全面达标的那天下午撒手人寰,追随早逝的老伴而去。送走检查组,他收起长长的账单、扶摸着母亲渐冷的躯体,一句话也没说,直挺挺地跪了下去。从那以后,职工中偷偷叫他眼里只有工作的“冷血魔王”。
想来,这个杨帆也真是让人又恨又敬,王晶晶一路回想,不知觉已回到科室门口,揿铃,护士长小珍给她开的门。
“晶晶,你准备下,扶贫办通知你明天随队上碑坝。”小珍一边说着一边进了治疗间。
“去他X的扶贫!”王晶晶在心里狠狠地骂了句,转身打开科室扶贫资料文件柜,整理起明天所需要的物品。
杨帆愣坐在办公桌前许久未动,王晶晶那句“太没人性了!”剑一般扎在了他的心上,但是,能怎样呢?分管医疗及扶贫工作以来,他把家从市里搬来单位附近,妻子身体不太好又在市里的三甲医院上班,孩子只好随他来到医院对面的中学就读,马上高三了,一日三餐却几乎都和他泡在医院食堂,即便这样,健康扶贫工作也决不是他一个人、甚至几个人能完成的。作为全区唯一一所公立二级综合医院,承担着全区的大病、地方病救治及慢病签约、随访重任,今年以来,医院已下派医务人员900余人次,对全区21个镇所有大病、地方病、慢病患者进行了每季度一次的逐村逐户逐人逐病入户随访,对近千名患者全部实行了在册动态管理。但新的病人不断增加,这项工作注定是没有终点的。
杨帆把头沉沉地靠在椅背上,闭上眼,往事历历在目。

那天,是扶贫办小金陪他去的云河村贫困户李大爷家。久雨初晴,青苔漫生,道路很是湿滑,车不能至处,徒步近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位于大山深处的李大爷家,远远地,三间土坯房在秋阳中寂寞矗立,山墙上一排割过土蜂蜜的蜂箱格外耀眼。74岁的李大爷和他的老伴都是白内障术后,老伴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两位老人对杨帆一行的到访百感交集。眼前的老人一脸风霜、衣着破旧、家徒四壁,“怎么还有这么贫困的地方?”杨帆的心里似被鞭子抽了般难受。
“政府没给你们安置房吗?”杨帆一边给李大爷检查一边询问。
“给了,5个人125平米,平时儿子、媳妇在城里打工,孙子也在城里上学,我们种点粮食,种点菜,养鸡养鸭,在楼房里整不成,也住不惯。
“恢复还不错,平时要注意用眼卫生。
杨帆检查完李大爷又检查他老伴。
“你们这样两边跑,包联干部可要受处分哟。
“就是,昨天还催着呢,忙完就下去,不跑了。”李大爷憨憨地笑应着。
“不跑了,这鸡鸭可怎么办呢?靠什么做为生活来源呢?”杨帆心里嘀咕可没问出囗。
检查完,填完表,该走了。可眼前异常困窘的场景让杨帆与小金心里如打翻了五味瓶般,心怅步艰。他俩一合计,拿出五百元塞给李大爷,可李大爷怎么也不肯要,一连说:“你们大老远来看我们都够好了,现在政策好,还有补贴,怎么都能过。”“那这两百拿上吧,一点心意。”小金说着使劲将两百元塞进李大妈怀里,李大爷顺手抓起又塞了回来。
堂屋的地上小山样一堆红薯,小金急中生智:
“这钱买红薯行吧?
“这不值钱的,随便装些,不要钱!
小金找了个塑料袋装了一些,临出门时,硬是将一百元捏小了说是五元钱买红薯的塞进了李大爷褴褛的衣袋又狠劲地扣紧了袋扣,两人随即疾步下了山,但很远了,还是隐约听到了李大爷在身后追赶、呼叫的声音。
多朴实的百姓,下山途中,杨帆暗下决心,无论如何要做好健康随访与医疗救治,一定不能让他们再因病更贫、因病返贫。
“咚咚咚”,有人敲门。
“进!
扶贫办何主任推门进来打断了杨帆的思绪。
“明天上碑坝的人已全部通知到位,谁带队?
“还是我去吧!
“你们娃不是病了吗?
“管不了那么多了,有他妈呢。局长都上去摸排好几天了,昨晚急得都发火了,所有的,必须都再走访一次,不能有一点疏漏。
“要不给书记说声。
“书记忙项目,还有包村扶贫任务,谁也不轻松。
“还有,针对性带点药,大老远去一趟不容易,说的不能随便带药,但山大沟深,老百姓出山不容易,再看看大家有半新衣物洗干净一并带些,那里的情况你知道的。
何主任领了指示,退出了杨帆办公室。
“二宝发烧,化验了,血象有些高,可能还得输液。你啥时过来?
“快了,你跟妈先辛苦下,我得把明天下乡的事情安排好。
“已经下班了,好吧?天天这样,日子咋过?”老婆嘟囔着挂断了电话。
何主任无奈地摇摇头,继续手头的工作。明天还得去碑坝,回去咋跟老婆开口呢?医疗单位女多男少,扶贫办更是如此,小袁和小金虽都是城里长大的姑娘,却一点也不怕苦,但碑坝那样的深度贫困地区女同志去确实不容易。

自己上次与张大夫到碑坝福成走访,山路崎岖,车子一路颠簸,许多地方只能步行,甚至得涉水而过。下午1点半到晚上8点半整整7个小时才走访了2户人家,途中饥渴难忍,便捡拾山路上的核桃、板栗充饥。倒是途中风光旖旎,竹鸡、斑鸠、松鼠就在身边欢跳,多少消减了一些疲乏。那天到的两户全是大骨节病,变形的关节、萎缩的肌肉、摇摆的步态、沧桑的脸庞、贫瘠的土地……每一样都让他们的心感到疼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一段时间以来,健康扶贫工作使何主任深深意识到这句话绝不是一句口号。那些身处偏远贫困老区、身患大病地方病慢病的百姓尤让他挂心;那些为健康扶贫废寝忘食、跋山涉水、默默奉献的同事以及基层卫生院与他们并肩作战的干群与村医们更令他钦佩。不得不承认,从最初的抵触、抱怨,到一路的所见所闻,直至今天绝大多数同事们的自觉行动,这项事业的确让他们都接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灵魂洗礼。
身为医院健康扶贫办主任,他明白主管副院长杨帆和自己身上的责任与压力。冬季是临床医疗工作最繁忙的季节,既要保证全院日常诊疗工作正常开展又要保证入户随访、救治工作按时限全面完成,工作量大、医务人员有限,不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根本不可能完成。早上扶贫专题会上,院长说得到位:“搞好日常诊疗工作是本份,完成健康扶贫任务是责任。前者决定我们吃什么样的饭,后者决定我们是否端得稳这个碗。
“都难啊!”何主任心里自言自语到。从杨帆办公室出来碰到ICU小宁,他就听说了王晶晶的事,此刻,终于忙完了手头工作,他信手拿起手机拨通了王晶晶的电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