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大医黄元御的学术思想总结,想成为中医高手必看必懂

 蜗牛快乐跑 2019-11-09

      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医,乾隆皇帝亲书“妙悟岐黄”褒奖其学识,亲书“仁道药济”概括其一生。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黄药师”、“一代宗师”,清军四川军医馆——久真堂的祖师爷。
     其代表​著作《四圣心源》登峰造极,鬼斧神工,实践的精华。本书阐述的一气周流体系,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将理论与临床完美结合,不仅诠释了对脏腑病理、生理的认识,而且重视脾胃中气的升降合宜。可以执简驭繁,帮助后学更好地领悟中医的真谛。
      主要学术思想精华总结
      1.妙析天人,心通四圣
      黄氏作《天人解》时明确指出:“未识天道,焉知人理!”天人合一观是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由于人和自然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不懂得自然变化的规律,也就不能懂得人体生长发育的变化及其生理病理现象。既然人与天地相参,那么识天道即可知人理:“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爱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这是对《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一分为二道理在分析脏腑生成时的具体运用。天地未分之前是太极,太极生出了两仪(指天地)。人体脏腑的生成和自然界天地的生成道理是一样的。“祖气之内,含抱阴阳”,从而“阴生五脏,阳生六腑”,使人体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完整体系。人与天地同气,即天人同气,是指一年四季的天气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变化。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均以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变化为根据,即所谓“皆气化自然之妙也”。正如他在自叙中所说的:“作《四圣心源》,解内外百病原始要终,以继先圣之业。”
    他对天人的解读与妙析,实源自古代四圣(黄帝、岐伯、越人仲景)的强力助推。由于黄氏与四圣之间似乎有一种心灵感应,所以他总能用自己独到的语句阐发四圣言而未明或述而不精的“微蕴”,进而勾勒出影响深远的气机升降理论模型。
    2.崇尚气化,尤重中气
    用气化学说注释六经,始自明代张志聪,以后代有传人自成流派,黄氏也是其中代表,并具有自己的特点。他以气化为基本观点,用“祖气”学说来揭示生命的本源。他认为祖气这种物质是生命的肇始,而祖气内含的阴阳是生命本身固有的两种相互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只有阴阳的升降变化,才能导致机体的生长发育,而主宰阴阳变化的中气就成为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和原始物质。他从五行学说的整体观出发,进而认为中气就是土,而土又有阴阳,阳升则生木火,阴降则化金水。黄氏曾用取象比类来解释胎化:“两精相搏,合而成形,未形之先,爱有祖气,人以气化而不以精化也。精如果中之仁,气如果中之气。仁得土气,生意为芽,芽生而仁腐,故精不能生,所以生人者,精中之气也。”又如五行的相生相克亦在于五行之气:“五行之理有生有克,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这种气化生成万物的观点,贯穿黄氏的所有著作之中,也是他的主要学术思想。
     3.土枢四象,左升右降
     脾为己土,胃为戊土。脾胃位居中州,为全身交通枢纽,共同发挥着升降纳化、化气生血、统血摄血等重要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脾胃的升降作用,有升降则能纳化,有纳化才能使气血也随之而生只有脾胃升降有序,才能担当起“后天之本”这一重任。黄元御继承了历代医家重视脾胃的思想,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创立并完善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中气升降理论,成为其学术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明确指出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中气变化的结果:“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气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既然是天人相应,作为一个小天地的人,必然也要遵循这样的客观规律。他还特别强调指出:“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3,黄氏十分重视这一调节枢纽,认为许多疾病的发生多与中气升降失调有关:“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黄氏根据《内经》“标本从化”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还提出了脾胃发病湿多于燥、中气升降失调概因于湿的观点:“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化气,是以燥气不敌湿气之旺。阴易盛而阳易衰,土燥为病者,除阳明伤寒承气证外,不多见。切内外感伤杂病,尽缘土湿也。”“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所以,黄氏辨证多以阳衰土湿、水寒木郁立论,而其出发点恰恰就是中气之不调。     
     4.扶阳抑阴,注重肝脾
     脾不湿寒,中气自旺,中气旺则升降有序,人体康泰无恙。湿胜则病,阳旺则壮,纯阴则死。黄氏认为土湿为百病之源,提倡崇土扶阳,慎用滋阴补水:“泄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其实,黄氏贵阳贱阴思想可谓根深蒂固对后世泻火滋阴之泛滥每加痛责,乃至“每检医方,辄为怒发”,并且哀叹“口众我寡,但积悲叹耳”。因此,贵阳贱阴,注重肝脾是黄氏最基本的学术思想之一,并且贯穿于本书对生理病理的认识,以及辨证施治、遣方用药的各个环节。黄氏认为:人身之贵,莫过阳气,阳复则生,阳旺则康。反之,阳气衰败,则水寒土湿,肝郁脾陷,枢轴不转,清浊不得升降,就会引起各种疾病,甚至泯灭生机,令人损寿。他将不同系统诸多疾病的病因都归结于水寒土湿、肝郁脾陷,从而确立了扶阳抑阴、疏肝健脾、升举清阳这些重要的治疗原则。在研究《伤寒论》的基础上,他进一步领悟到五脏之中尤以肝脾最为重要。脾属土居中,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肝秉春生少阳之气,疏泄条达,具蓬勃生机。若肝脾调和,则清升浊降,生机旺盛,疾病无处可藏。所以,他在治疗时强调随其本性,以喜为补,多用苦温之味运脾燥湿,甘温之味升举清阳,辛温之味疏泄肝气,以升清降浊,调理枢机。
    肝木太旺则克脾土,胆气横逆则犯胃土。内伤疑难杂病多责之肝脾不和,临证调理肝脾乃不二之法则。黄氏立方遣药,尤其注重健脾和胃、疏肝平胆、理气降逆、扶阳抑阴,擅用茯苓、甘草、白芍、丹皮、桂枝、橘皮、杏仁、半夏、人参、附子、干姜。书中自拟方颇多,审其源流,均宗四圣之旨,故其立方之旨彰显,遣药简洁,配伍精当,疗效甚高于诸端,堪资后学师法。关注公众号:zytl365,了解更多中医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