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本来同

 杜哥0qjv4phsmn 2019-11-10

  乐祥海

  元代赵孟頫在他的作品《秀石疏林图》拖尾处题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书传意,画见形,“书画同体而未分”。书与画一直是联系紧密、相辅相成的,都是人们表达思想、直抒胸臆、宣泄感情的桥梁和工具。

  “书画同源”是中国艺术史的基本理论,对中国画创作来说是根基性的。

  “源”乃发源。最早刻在甲骨上用线条画成的象形文字,除了有象形与指事两种特点,更具有一定的绘画特征,这些图画文字随着人们对自身和客观事物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逐渐由图案化的形象符号演变为由线条构成的文字,这些图画文字毫无疑问是后来中国书画艺术的源头和基石。

  “源”乃本源。书画创作中最本质的源在自然,都是人对万物的观照,所谓“应物象形”,云走霞飞,山耸泉注,剥绿吐红,腾翔奔突,皓月朝辉,风雨雪霰……天地大美,都含有和谐的本性。观察、体味、神会,天人合一,诉诸笔端,画家乃有笔底寄情幻化万象,书家乃有毫颖抒怀竞走龙蛇。其风韵、其状貌、其体势、其神髓,是外部世界亦艺术家是内心世界的外在视觉化。

  “源”乃美源。书与画的美学理念是一致的,不仅仅追求外在的形式美,更在于其蕴含的表情达意的思想、精神和意境而为世人所推崇。中国画讲究以形写神,遗貌取神。而书法则是以书写内容表达思想,以文字本身抽象的笔画、结体、章法来表达精神和意境。董其昌的初若印泥的“形模”、“格辙”,到中若印水的“神理”、“神采”,再到终若印空的“顿悟”,是对书法创作从渐修到顿悟的层面递进,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中国画。

  “源”乃脉源。中国传统艺术经久不衰而有着强大生命力,有极其伟大的创造和丰富的积累。纵观中国书画史,可以看到前人沉淀了一套完整的式样系统,上延下伸包含着极其广泛的内容,各种元素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存在着一条传承的脉络。也就是说,书与画有着相同的传承和创变规律——前承芳古、融入当下、彪炳后来。从这条源脉中可以看出,书法与中国画一样,贵在有书卷气,追求内美与含蓄;贵在自然,不能刻意设计与做作卖弄;贵在有意蕴,能与古人气格相通,随心所欲但不逾矩。

  书与画,貌异而质同。国画与书法的写绘工具和材料完全是一样的,从技法层面讲,中国画用笔来自书法的用笔灵感,在笔墨运用上书与画也具有共同的规律性,尤其是宋元以后文人画开始兴盛,书法用笔在绘画中得以更加充分地发掘,中国画线条、墨韵处处都透露着抽象之美,流露出其独立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艺术都无法比拟与取代的。笔墨不只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精神。它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一笔一画、一点一块,往往使人怡然有得、心醉神迷。

  画史中的大家,都在书法方面有极高建树,他们的书法高度支撑着绘画的高度,从他们的作品中能清楚地看到书法与绘画的相通性。宋代的米芾开始,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沈周、文征明、董其昌,清代的石涛、八大、郑板桥、金农、赵之谦,二十世纪的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除在绘画成就之外,都在书法方面有深厚造诣。他们常于绘画中另辟蹊径,不同程度汲取了书法中的养分,创造中国画新语汇。米芾之书侧笔取妍,迅即利落,以书入画,以侧笔横卧,草草而就,独创米家点及墨戏云山,书与画之用笔皆意气淋漓,如出一辙;明代董其昌之画,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古朴典雅,与其书风完全一致,相互增辉;八大堪称以书入画、以画入书的代表,他将书法和绘画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其画完全以书法之遒劲、内敛的中锋用笔,造型、布白亦以书法抽象的空间构成处理,又将写意画的神采、意绪渗入到书法当中。

  关于书与画的内在相通性,还有一个观察点,我们看齐白石、黄宾虹、赖少其晚年的作品,会发现他们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都进入到一种随心所欲的化境,将所有的技术全部扔掉,此时可以看到他们的绘画和题款同法、同貌,已完全有机地融合在一体,显示出了书与画本质、终极的相通性。

  中国画的“现代”改造也把这门艺术推向了发展的十字路口,各种观念的介入,导致中国画与其他艺术门类界限和自身的独特性渐渐消失;画家综合素养、特别是书法能力的退步,使中国画创作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书法缺失则画无骨骼,线条毫无神采,立不起来;书法缺失则画无厚度,书法中特有的“文”气丢失,淡然无味;书法缺失则画无节奏,用线直白,缺乏变化。(本文系北京画院年会研讨会主题发言)

(责任编辑: 和讯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