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摄影时一种特殊的摄影形式,能够形成震撼的视觉效果。 由于延时摄影的本质是将大量图片经过处理后转为视频,所以实际上重点还是图片摄影,而视频的部分则主要在于后期的处理。 这里以索尼6400拍摄大桥日转夜延时摄影为例,详细介绍延时摄影的前后工作流程。 准备工作
具备间隔拍摄功能的相机(若无此功能,则需配备定时拍摄功能的快门线); 合适焦段的镜头(城市风光类一般广角更佳); 三脚架或者八爪鱼、稳定器等能稳定相机的工具; 其他备选工具:充电宝、数据线(取决于相机续航能力,实测索尼a73系列无需充电宝,本文中介绍的索尼6400拍摄1500张左右耗尽电量关机,保险起见用充电宝边充电边拍)
提前踩点到拍摄现场找好位置,试拍并选好构图(优先考虑16:9的视频构图比例)。尽量远离游客,防止乱入或手机闪光灯等光线干扰,同时保证三脚架不会被人踢到,或是器材不会发生意外。 将三脚架支起,提前将相机充满电,调整拍摄参数。 参数设置一般拍摄间隔设置为3-5秒比较多,具体根据被摄物体变化快慢、拍摄持续时间跨度调整; 日转夜要照顾到暗光的情况,通常iso设置为自动,上限800-1600左右比较稳妥,但具体要看实际光线情况、拍摄间隔等因素决定; 提前调整峰值手动对焦,光圈设置在f8-f11之间可以获得最佳画质与合适的景深; 为获得最好的画质,尽量选用大容量SD卡,拍摄raw格式照片方便后期(如对画质要求不高,也可拍jpg格式图片); 拍摄张数根据最终想要的视频时长决定。1秒钟的视频需要25张图片,所以如果间隔设置为5秒,一分钟可以拍摄12张图片,拍摄2分钟才出1秒钟视频。 因此,如果需要10秒钟视频,就要拍摄最少20分钟。 具体的数值一般不需要自己计算,输入对应的数字,相机会自动显示拍摄张数、持续时长等信息。 相机还可以设置按下快门键后多长时间开始拍摄,一般我设置为10秒钟,这样就不需要快门线了。 按下之后,就是耐心等待了。 后期工作将拍摄好的raw格式照片导入lightroom后,对第一张进行曝光、色彩、白平衡、降噪、锐化、视角调整、裁剪等调整后,全选所有照片点击“同步设置”。 ![]() ![]() ![]() ![]() 所有照片后期结束后,放在另一个文件夹中。 打开索尼软件viewer,选中文件夹后显示所有jpg图片。 全选文件夹内所有图片,右击选择“创建延时短片”。 ![]() 在弹出的对话框内选择“对每个RAW文件应用各自设置”,选择好存入的路径后,点击“下一步”。 软件提示“将不会处理某些选定图像......”,点击“确定”即可。 ![]() ![]() 等待软件处理后,点击“下一个”。 弹出编辑对话框后,可以对短片进行“延时设置”,选择播放速度。 添加音乐,进行“渐弱”等设置。 ![]() ![]() ![]() 设置结束后,点击“下一步”。 设置文件名称、保存位置、选择格式后点击“保存”。 ![]() ![]() 之后点击“确定”,再次漫长的等待后,就是最后的成片了。 ![]() ![]() 除了索尼viewer软件外,也可以用更专业premiere pro等视频后期软件制作,但个人感觉viewer更“傻瓜”一些,容易上手、而且输出视频画质也足够好。 ![]() 注意事项
![]() 延时摄影和其他摄影形式一样,也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后才能对光线、参数设置更有把握。所以,多拿起相机出门吧。 期待你的精彩延时摄影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