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蛮有意思的,上个进博会假期在那里的小马路转了转,转出不少有趣的事情,比如说这条马路:五台路。上海最短的马路在哪里?有好几种说法。有的说就是这条五台路,有的说是靠近四川北路那里的厚德路,也有的说是在东大名路那里的太平路。如果时间停留在十几二十年前,我想太平路独享“最短马路”应该没有争议,因为1989年出的《虹口区地名志》写得清楚:五台路53米,太平路50米,而厚德路有94米。但现在情况变了。邢家桥南路建了四川北路公园,顶上还跑轻轨,厚德路大大缩短,目测也就二十来米。而太平路,因为北外滩虹口滨江开发,往江边延伸了不少。原来排名第二的五台路,也因为一边建了商品房,从53米缩短到二十几米。五台路和厚德路究竟谁更短,可能要测绘部门来作出解释,但五台路有一项纪录可能厚德路要望尘莫及:它是一条没有门牌号的马路。
五台路东西走向 原名东新嘉路 约于二十世纪初辟筑 四十年代以山西五台县名字命名
三十年代曾建有二层楼房 抗战期间被日军炸毁 后建有平房 现为商品房瑞嘉苑
解放前是小菜场 五十年代成为虹口豆制品厂 楼上是上海市三轮车工会 现为三角地艺术园 此地曾是公交实习车教练场地
但门牌号是嘉兴路的
五台路和嘉兴路的夹角 也像是艘“军舰” 五台路是否上海最短的马路,暂时存疑。离五台路不远处另有一条小马路:柘皋路,说起来也蛮有劲了。先说这个“柘”字。如果不查字典不百度,我猜大多数人念不出这个字的读音。zhe,第二声,类似于折。柘皋是安徽巢湖的地名,为什么在虹口这个地方有个安徽地名,不得而知。但为这个“柘”字,历史上也曾有过一番曲折。因为“柘”字实在生僻,有一度干脆改“柘”为“拓”,就叫拓皋路了。1955年将拓皋路改正为柘皋路,但历史是螺旋形发展的,到1964年又回去了,又叫拓皋路了。直到1984年,这才定下来:柘皋路,如假包换。这一“柘”,柘了35年,估计会长期“柘”下去了。
也是一览无余的小马路 说到柘皋路,还有个有趣的事情。查阅柘皋路介绍时,说它是“东起辽宁路,西讫辽宁路(辽宁路成U字形)”,实地走也是这样的。但在某导航软件上搜到的柘皋路是这样的:
只标了柘皋路桥这一段 把辽宁路以西的柘皋路标成了辽宁路
是准确的 所以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导航不如无导航。不管什么事情终究眼见为真,最好到现场走一走看一看。那么问题来了:上海最短的马路,到底是不是五台路? |
|
来自: 昵称Ha3PDtiL > 《了解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