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有序,风不误信。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到:“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所谓花信风,就是指某种节气时开的花,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风。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 信风”这一花期记录方式之外,明代程羽文的《花月令》因其文字精炼、花时精确,也广泛流传至今。其按月记录,与时相对,如:“正月:兰蕙芬。瑞香烈。樱桃始葩。径草绿。望春初放。百花萌动。二月:桃始夭。玉兰解。紫荆繁。杏花饰其靥。梨花溶。李花白。……十二月:蜡梅坼。茗花发。水仙负冰。梅香绽。山茶灼。雪花六出。”此书不仅具有利于花事农事的实用价值,本身就已经是非常美的文字记录。 既然花有时,则更需应时而赏。在古人的休闲生活中,赏花与吟诗作画是分不开的。以花入诗之作,从古至今,不胜枚举。古人对花卉的欣赏,不仅在于花卉本身的植物性,更关乎其内涵。对这种内涵的品味,在不少咏花的诗篇中清晰可见。 梅花 马麟《梅竹图页》 山园小梅 [宋]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梅花与隐士签订盟约,一方面是因为梅花登场的时空背景和它本身的精神气所致,一方面得归功于北宋的隐者,那位身隐而名著的林逋的颂扬。林逋名和靖,字君复,杭州钱塘人,结庐隐居于西湖孤山,足迹二十年不及城市,屡征不就。 他不是那种口头上明“看得很淡”, 而骨子里却热衷于官场生涯与飞黄腾达的“高人”,那种人既要文名也要官名,或者既要官名也要文名,子孙至今绵绵不绝。林逋爱梅成癖,喜养白鹤,终身不娶而人称“梅妻鹤子”。他以隐逸之真性,发爱梅之至情,并且写了多首咏梅的篇什,其中最有名的还是为欧阳修所激赏的《山园小梅》。 辛夷花 [明]《辛夷花图》 辛夷坞 [唐]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有草本、木本二种,木本为高大乔木,其花状如莲花。在寂寥的山中,“红萼”当然是亮丽火热的色彩,诗人正是以此反衬山林的清冷岑寂,何况山涧中的住户也寂寂无人,那就只好听从“芙蓉花”随意地花开花落了。全诗描绘的静谧至极而仍不乏生趣的境界,真令扰攘奔逐于百丈红尘中的现代人心向往之。 牡丹花 [清] 王翚《牡丹图》 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乃中国的名花,花朵硕大而色彩缤纷,春末便盛装登场。时至唐代,由于君王的喜爱和提倡,赏牡丹便成为东京洛阳的盛事。这种万民争睹的赏花之风,一直吹到唐末,晚唐徐夤在《牡丹花二首》中还念念有辞:“万万花中第一流。” 刘禹锡此诗对牡丹的花容月貌并没有作少正面描写,他以侧写正,扬此抑彼,首二句从侧面对另外两大名花芍药与荷花的褒贬,便是为牡丹的出场预作对比与铺垫。芍药虽然美艳而格调不高,荷花虽然清华但却过于寡情。 “国色”,本来是赞国中的极品美女,人以“唯有”的排它之词与“真”的强调之语,以及从“动京城”的影响力,力挺牡丹自是花中第一流的国色天香,而“唯有牡丹真国色”也遂成牡丹的标记,诗中的警句。 莲花 [宋] 佚名《出水芙蓉图》 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原为乐府旧题《江南弄》七曲之一。梁元帝萧绎《采莲曲》有“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之句,王昌龄诗由此脱胎而来,却有胜出不止一筹的出蓝之美。 诗人别出心裁地把夏日荷花与采莲少女交融在一起,荷罗裙,芙蓉笑靥,人花莫辨,写景即是写人,写景即是写情,这两个新鲜的富于绘画美的比喻,使人与景水乳交融。如果说,前面两句还只是静态的色彩鲜明的水彩画,那么,后两句动态的刻画,就更加强了诗的魅力。 兰花 [清] 郑板桥《幽兰图》 折枝兰 [清] 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是最具观赏价值的花卉植物,有春兰、蕙兰、墨兰、寒兰和建兰五大类,其外形完美而芳香四溢,故而得到众生的普遍喜爱。清代画家兼诗人郑板桥,在他的小品文《兰》之开篇就对它极尽赞美之辞:“叶短而力,花劲而逸。永其香,淡其色。邦国之瑞,山林之客。” 海棠花 [宋] 佚名《海棠蛱蝶图》 六曲阑干三夜雨,倩谁护取可怜寂墙东,已分裙钗绿,犹裹泪绡红。 ——[清]纳兰性德《临江仙·六曲阑干三夜雨》 秋海棠,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八月春”“断肠花”,花小,粉色,背叶有红丝。绡红,生丝织成的薄绢。词的上片写想象中的雨中海棠花,以女子绿色的衣裙喻绿色的枝叶,以红丝花瓣上的宿雨比离人的眼泪。 菊花 [明] 吕纪《桂菊山禽图》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第后赋菊》 杏花 [宋] 马远《倚云仙杏图》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戴叔伦《苏溪亭》 山茶花 [宋] 佚名《雀山茶图》 犀甲凌寒碧叶重,玉杯擎处露华浓。 ——[明]沈周《白山茶》 桃花 [清]李禅《桃花柳燕图》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七:“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简言之,如果不是爱花,活着就太乏味了。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